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离线
张宏 中医综合科  | 医师 执业编号: 200734141340821197709283534

  • 0接受咨询
  • 0点评用户
  • 0.00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三管齐下防疰夏(一)

发布时间:2013-08-28 11:27:28  53人已访问

三管齐下防疰夏(一)

什么是疰夏?它有哪些表现?

疰夏是中医特有的病名,疰有转注和留住的意思,古人认为疰夏为“春末夏初”之病,入夏以后,常见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头晕嗜卧,微热心烦,汗多口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而到医院检查无异常。也被叫做苦夏。苦在哪里?一天天热起来,身边的例子比比皆是:60刚出头的陈阿姨,夜夜睡不着,一沾枕头就出虚汗,脾气躁起来全楼不安宁;“吃肉大王”小潘,怀疑自己得了肝炎,不然怎么一闻到排骨的味道就恶心;李家小毛头从白白胖胖变成黄黄瘦瘦,每天两、三分的热度,愁煞一家人……说也奇怪,这几样拍片验血都查不出的毛病,一到秋天,不药而愈,第二年照样给你颜色看。现代医学称之为“夏热综合征”。

 

疰夏常见于哪些人呢?

多见于平时体质较弱和脾胃功能欠佳的老人和小孩,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最容易疰夏。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远不如成人,特别要当心。同时女性发病大大高于男性,年轻女性发病比例也不小。少数女性病人还会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酸、浮肿等症状。这些症状,到了秋天,不药而愈,来年夏天,照样复发。

 

    为什么会在夏季出现疰夏?

疰夏是因为长期体虚人感受暑热之气所致,是发生于我们江南地区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心肺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大多是因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黏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排汗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一来,胃肠壁黏膜血管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会影食欲和消化。

中医认为疰夏是内外两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言则是内因与心脾虚体质较弱有关,外因则与暑气的湿热两性有关。心属火而通于夏,脾主湿而通于长夏,“暑喜伤心”、“湿喜困脾”。外感湿邪是疰夏的重要因素,湿为长夏之主气。湿郁热蒸,气失透达则身热不扬,湿为阴邪,午后属阴,湿邪得天时之助,则午后热像较显;温蒸难解,则反复发热;湿性重浊,外侵肌表,则清阳不升,而见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脾主湿而通于长夏,湿邪困脾,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胸闷胃胀,小便短涩,大便不爽。

   

   介绍一下长夏和夏季有什么区别呢?

   中医把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之四时,依次序而循环,季节气候则由温、热而转寒、凉,自然界万物赖以生、长、收、藏。为何一年四时之中又有“五时(长夏)”之称呢?此乃出于理论需要,为了与天之五行、人之五脏等相配而构建的庞大的五大系统使然。“长夏”指农历的6、7月份,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难耐季节,现代出现个时髦的词儿称为“桑拿天”。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疰夏呢?

    疰夏重在预防,在于对一些生活习惯的调节。盛夏来临之际,针对气候因素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我们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首先,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其次,要适度的体育锻炼。再次,要清淡饮食。(简单说就是睡眠、锻炼和饮食三管齐下)

    请问夏天容易烦躁,如何做好保证睡眠?

    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不妨吃过中饭打个盹,补充睡眠。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适当减轻工作压力,调整好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必要措施会保持机体良好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夏日避免出汗过多,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分,以防耗津伤气,元气受损。

 

    请问夏季适度的体育锻炼应如何做到的呢?

    体育锻炼是调整机体,强身健体,调畅气机,扶助正气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运动应该避免在阳光下进行,以室内活动为主,也可安排在晨间或晚上,运动量不宜过大。

 

请问清淡饮食体现在哪些方面?

清淡饮食,有利于和胃养胃,保持健全的肠胃功能,减轻疰夏症状。多食蔬菜,水果,淡水鱼等,少用油腻,辛辣,油炸,腌制食品,平时多食冬瓜,萝卜,番茄,黄瓜,苦瓜,黑木耳,紫菜,有利于化湿祛浊。大麦茶,苦丁茶,菊花茶等可以常常饮用。

 

介绍预防治疗疰夏的膳食?

介绍一款预防治疗疰夏的膳食。

参苓白术鲫鱼汤

【材料】:鲫鱼一条,约250克,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甘草3克。料酒、葱、姜、油、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煎煮取备用,鲫鱼去鳞去内脏,加油煸一下,两面翻一下,加入料酒、葱姜,放入适量水煮沸后与中药同煮,加入调味品,还可适当加入胡椒粉调味。

【点评】:方中药材健脾益气,燥湿养胃。要提醒的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光吃汤不吃肉,是不补的。因为蛋白质到一定温度后凝固了,很难融入水中,水中最多只有50%,不吃肉营养很浪费,因此食用此汤时应连鱼肉一起吃。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9.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暂未开通
最新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