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120健康网为你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从找到专家到得到答案只需60秒
电话
曾剑 中医综合科  | 主治医师 执业编号: 142510109000078

  • 4637接受咨询
  • 1279点评用户
  • 4.88综合评分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开放不用愁3

发布时间:2011-01-13 17:53:54  220人已访问

溃疡性结肠炎专验方

灌肠方

组方    茵陈30 g,乌梅10 g,黄柏15 g,黄连10 g,秦皮15 g,诃子15 g,白芷15 g,乳香lO g,没药10 g。白及10 g,连翘10 g

用法    保留灌肠,患者每晚睡前排空大便,取100 ml清肠汤加热至体温,灌肠,保留4 h以上,每晚1次,15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口服方

组方    乌梅15 g,制附片10 g,黄柏10 g,党参15 g,椒目6 g,细辛10 g,黄连10 g,当归10 g,桂枝10 g,白芷15 g,干姜10 g),

用法    每日l剂,早晚分服,15 d为1个疗程,

 

女童性早熟验方

本方剂共验证患儿1例。效果较好。连服2个疗程判断疗效。

组方    生地、玄参、知母、鳖甲、赤芍 八月札、夏枯草各10克,花粉、丹参、麦芽各15克,牡蛎20克,海蛤壳12克,陈皮7克,柴胡5克

用法: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

 

喉源性咳嗽

本方共验证患者165例。总有效率为89.5%,

组成    醋柴胡8 g,炒黄芩12 g,防风10 g,乌梅10 g,蝉衣10 g,钩藤15 g,白蒺藜15 g,僵蚕10 g,贝母10 g,茯苓15 g,百合10 g,桔梗8 g,白前8 g,紫菀8 g,甘草5 g。

加减    咽痛加板蓝根、牛蒡子,声音嘶哑加木蝴蝶,鼻塞加辛夷、苍耳子,平素易感冒者加黄芪、防风,久病见咽部暗红加赤芍、桃仁,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加夏枯草、昆布,咳痰伴有血丝加荆芥炭。1剂/d, 水煎分3次温服,7 d为1疗程,连续服3个疗程

方解    中医理论“风盛则痒”、“肺气通于咽喉”和现代医学对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认识,通过“审因辨证”的方法,自拟疏风利咽汤加减治疗该病。方中白前、紫菀降气化痰止咳;防风、白蒺藜疏风散邪;桔梗开宣肺气,托邪逐毒;蝉蜕、僵蚕祛风利咽解痉;茯苓、百合健脾益肺;甘草清热解毒,甘平润肺止咳,全方共奏祛风宣肺、利咽止痒止咳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具有明显的抗过敏、抑制变态反应的作用;僵蚕所含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的作用;桔梗促使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有祛痰镇咳的作用;紫菀使呼吸道黏膜分泌增加,祛痰效果好。

 

头痛

组方    生地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钩藤10克、珍珠母6克、天麻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寄生15克、细辛3克,

加减    风寒重者,加生姜10克、大枣10克、姜黄10克;热重者加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中焦湿阻者加佩兰10克、藿香10克;肝阳上亢型加石决明10克;脾肾阳虚型加山药10克、枸杞10克;气血两虚型加人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阿胶10克;有痰浊表现加半夏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有瘀血表现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太阳头痛加羌活10克、防风10克;阳明头痛白芷用至15克;少阳头痛加用柴胡10克、川芎用至15克;太阴头痛加苍术10克,少阴头痛细辛加倍用量,厥阴头痛加蒿本10克、吴茱萸10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500ml,分3次内服,连服10天为一疗程。西医用丹参150ml,10%GS250ml+维脑路通300Mg,静脉滴注

本方共验证患者67例,痊愈36例,有效58例。无效9例。

又方

本方共验证367例。47%痊愈。79%有效。21%无效或转他地治疗。

组方   川芎30克,白芥子、石膏、全蝎各10克,蔓荆子、白芷、白芍各15克,防风、何首乌各12克,细辛、甘草各6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

加减   如肝阳上亢者,配以天麻12克,钩藤15克(后下),代赭石、石决明(先煎)各30克等;肝气郁结者,伍以柴胡、白蒺藜各log,枳壳15克,香附12克等;痰浊上蒙清窍者,佐以半夏、茯苓、陈皮各10克,白术12克等;外伤血瘀者,参以桃仁、红花、赤芍各10克,当归15克等;肾阴亏虚者,酌加煅龟版、熟地各30克,女贞子20克,山茱萸15克等。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解    川芎、蔓荆子、防风、细辛辛散解表,祛风燥湿开门逐盗;白芥子利气豁痰;全蝎、蜈蚣深入血分,搜剔伏匿之邪;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何首乌养血益精,柔肝补肾;石膏甘寒清热,监制辛热燥烈诸品;白芷芳香浓烈,善通诸窍,与川芎相配,可引诸药上达头部直人脑窍,通络止痛。诸药相合,对风痰寒湿血瘀多种伏邪,皆有透发之效。本方寒温同炉,升散与清镇之法合用,以柔润之品补肝肾之阴,以温燥药物散巅顶之风。诸药相合,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药宏力专,相互为用。对顽固性头痛的治疗收效满意。

老年性皮肤瘙痒

 

组方    当归1 2 g ,白芍1 2 g ,防风9 g、熟地15g,鸡血藤12g,首乌12g,地龙12g,荆芥9g、黄芪15g,

用法    取水煎液3 0 0 m l , 1 5 0 m l / d , 2次/ d。

外用药    黄柏、大黄,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百部,白鲜皮各30g,水煎液外洗,每天1次。

本方共验证患者96例。有效率86%。对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效果不明显。

 

产后恶露不尽

组方    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丹参18克,桃仁15g,红花15g。炙香附12克,益母草15g,鸡血藤15g,牛膝6g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血热者加生地、玄参;肝郁气滞者加柴胡、广木香;腹痛加台乌头、延胡索、生蒲黄、五灵脂;流血量多加乌贼骨、茜草炭;若流血时间长,伴腹痛拒按,发热者加红藤、金银花、延胡索、败酱草、蒲公英,其间无须加用抗生素和缩宫素。

用法    水煎服,1剂/d,6剂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方解    现代医学认为恶露不绝多因蜕膜坏死,绒毛部分残留。官缩不良,蜕膜排出不全而出现引起流血时间过长。正是属于中医学中血瘀恶露不绝的范畴。故本方以活血祛瘀为法,以求“瘀血去,出血止,新血生”。本方以生化汤、脱花煎为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当归养血活血,化瘀。且有报道认为当归有效成分中水溶性非挥发性成分对于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使张力提高,配以川芎行气活血,增强活血化瘀,促进子宫收缩;赤芍、香附行血中之滞,使胞脉、冲任畅通;丹参、益母草活血祛瘀,两药合用可兴奋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使瘀血尽快排出、鸡血藤行血补血,疏通经络。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荡涤子宫残渣,牛膝补肝肾,引药下行,使药力直达病所。全方可改善微循环、增强子宫收缩力,从而使瘀血尽去,推陈致新,恶露自止。

本方共验患者16例,全部有效。

乳腺增生

组方    夏枯草20克,柴胡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青皮l0g郁金12克,三棱12克,莪术15克,贝母lOg,牡蛎30克,海藻15克,乳香lo克,没药l0克。

用法    每日一剂,一日三次。

方解    乳腺增生在中医属乳癖范畴,多由于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冲任失调,气滞血瘀、痰凝而成。祖国医学认为“乳癖”的发生与肝、胃、冲任关系密切,肝胃不和,冲任失调是其主要病机。即情志内伤一肝郁气滞;肝肾不足一冲任失调:痰瘀凝结一乳络受阻:阳明胃热—热伤血络。女子多怒善郁、情绪不畅或恼怒伤肝,导致肝郁不舒,克伐脾土或思虑伤脾,水湿失运,痰浊内生,痰气互结,凝聚于乳,而发为乳癖;产育过多或坠胎伤血致冲任失调,肾伤而不涵木或情志伤肝,可使肝气郁结,冲脉失调,下则经水紊乱,上则痰气互结,而发为乳癖;另外,阳明胃属土,最畏肝木,肝气不舒,情志不畅,郁于胃经,积聚不散亦可发为乳癖。症状上由于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冲任为气血之海,因肝气郁结,所以乳房肿块常随喜怒而消长,故月经来潮时乳房胀痛明显,经行则症状减轻。在治法上笔者考虑到“乳癖”的病机侧重在“肝”,参考中医外科学口’根据中医“肝主疏泄”,。不通则痛”等理论,自拟乳结消汤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调摄冲任为法。方中柴胡、郁金、青皮舒肝解郁、理气止痈;白芍、当归养血活血;乳香、没药活血消肿止痛,三梭、莪术破血行气、消瘕止痛;海藻、贝母、牡蛎软坚、消痰、散结,夏枯草清热泻火,散结消肿;共奏消肿、止痛、散结之功

本方共验证患者103例,89%效果显著

 

子宫肌瘤

本方共验证患者36例,效果较好,方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软坚为原则,

组方    党参20克,半枝莲15克,黄精10克,焦自术20克,当归20克,红花lOg,桃仁10克,海藻15克,益母草30克,石见穿15克,夏枯草1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经行停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加减    脾虚明显配服香砂养胃丸,每日3次,每次5 g;阴虚火旺者配服知柏地黄丸,每日3次,每次8粒。

方解    子宫肌瘤属中医“积聚”、“症瘕”等范畴,病因尚不明确,西医认为它的发生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易早治疗。中医认为此乃气滞血瘀,瘀阻胞宫而成。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软坚,方中半枝莲、石见穿、夏枯草、海藻等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化瘀、软坚散结之功,且能化瘀不动血;当归、红花、桃仁、益母草具有养血活血化瘀作用,红花、益母草还有收缩子宫平滑肌作用;本病易见虚象,根据中医扶正以祛邪,驱邪不伤正的原则,用白术、黄精、党参等性味甘平之物,可生津养血,补脾益气,可增高红细胞数量,并有收缩子宫作用¨’2o;海藻能促进病理产物及炎性渗出物的吸收,且含有抗凝物质,具有抗凝作用¨。。本组观察结果表明,该方药对子宫肌瘤有一定疗效,特别是肌瘤小、子宫增大较轻者效果更佳。对于肌瘤较大、且呈多发性、子宫增大较明显者疗效尚不满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肾积水

组方    白术、茯苓、白芍、泽泻各15g,当归10g,川芎9g。

加减    泌尿系结石导致者加海金沙45g,金钱草30g,滑石20g,沉香粉、琥珀粉各3g。腹中绞痛者改白芍为30g,加生甘草10g,久病气虚者加用生黄芪30g,疼痛固定不移、刺痛为主者加山棱、莪术各15g,大便不通者加枳实15g,生大黄10g。疼痛伴血尿严重者加三七粉3g,小便涩滞不爽者加石韦、冬葵子各15g。

用法    ldl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150ml,15d为l疗程。

方解    肾积水中医属腰痛,虚劳范畴。常见原因由于结石,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肿瘤,慢性炎症,输尿管、肾盂手术后局部粘膜损伤导致肾盂,输尿管绒毛蠕动减低或消失,尿液排泄不利引起。从病因看:结石导致者多见于中年男性,平素饮食不节,常酒后发病;女性肾积水者多与劳累过度加之饮水过少有关。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是导致肾积水的常见原因。饮食不节伤脾,劳倦过度伤肾,日久脾肾气虚,脾虚水谷不运反为水湿,肾主水,主气化,肾虚不能化气行水,水停局部为饮。气虚不能行血,血不利则化水,日久气滞水停瘀阻于肾,形成肾积水。治疗以当归芍药散为主健脾化气,活血利水。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合营,当归养血活血以防利水伤阴,泽泻利水渗湿清泻肾之热,川芎入血分以行血中之气。本方利水而不伤阴,活血而不伤气,且具有化气行水之功。临床研究本方具有促进输尿管蠕动,镇静、镇痛、利尿等作用。肾结石导致者多由于素体湿热内生,热煎尿液为石,治疗时加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之品;腹中绞痛者加芍药甘草汤以敛阴柔肝止痛,小便淋漓涩痛者加冬葵子、石韦以清热利湿通淋;肾主二便,肠道积热化燥者加枳实、大黄以行气通腑泻热。

本方共验证患者57例,全部有效。

 

心悸

组方    桂枝lOg,芍药15g,大枣30g,龙牡各15g,怀牛膝20g,茯苓30g,白术lOg,泽泻30g,猪苓15g,炙甘草15g。

方解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此方融桂枝汤、桂枝甘草龙牡汤、小建中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于一炉,此诸方均为仲景经方,历百年实践之验方,配伍精妙而不杂。方中桂枝辛温以温心阳、行卫气。芍药酸苦微寒以益阴敛营。桂芍相伍调和营卫。大枣色赤,味甘,赤以入心,甘以补脾生血。朱丹溪谓脾具坤静之体,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交泰之势。大枣配合炙草,有甘守津还之妙,培补中州,以滋阴和阳。然甘性壅塞,伍茯苓则宁心止悸又可健脾消肿,茯苓、白术相伍为健脾利湿要药,猪苓、泽泻利水化湿,使补而不滞。龙骨、牡蛎之涩,涩以固脱,以收敛浮越之正气,安烦乱之精神。怀牛膝善引气血下行,合桂枝可平冲降逆,合龙牡佐其潜镇收敛之功。

   参之西医理论,心衰患者皆以强心利尿扩血管之法治之,本方桂枝通阳强心,五苓散化气利水,芍药大枣滋阴和营以生新,妙法合之,中西医汇通之理法可参。临床运用,气阴两虚者用白芍,伍生脉散;心神不宁、失眠甚者,伍酸枣仁,柏子仁之属;血瘀者用赤芍,伍丹参、红花、川芎活血之类;痰湿胜者,伍二陈。病性阴阳,尤当细审,活而用之,方不失辨证论治之旨哉

 

目劄

目劄(zhá)又称瞬目,病名来自《中医眼科学》,属中医病名,是指胞睑(眼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见载于《审视瑶函》,西医尚无相应的名称。目割不同于西医的眼轮匝肌抽搐引起的症状(俗称眼皮跳),该病多见于小儿,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虽无大的危害,但自愈的可能不大,要持续至成年终生,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特别是社交活动。

组成    天麻15g,蜈蚣5条,全蝎5g;共研细末,分14份,每次l份,早晚饭后各1次,开水冲服。

方解    因该病无明显病因和其它伴随症状,给辨证施治造成一定困难。据中医眼科五轮学说,肉轮(胞睑)属脾,但运用脾虚、脾热、肺阴虚等辩证用药,多无效。西医对此病束手无策。《审视瑶函》言:“目劄者,肝有风也。”本验方以治肝祛风为原则,选用三昧中药皆人肝经,有祛风止痉之功用。其中蜈蚣、全蝎在中药材的行列中堪称虫药之王,善搜剔人络伏脉、根深难疗的疾病,非草木之品所及;虽有小毒,但如量服用,应无大碍。在处方思路上选用力大效宏的“霸药”组方,药量少,便于儿童服用,起效快,治愈率高,确是治疗目割这种常见疑难杂病的有效验方。

 

舒肝回乳汤

组方    川牛膝20g、炒麦芽60g、陈皮10g、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2g。

用法    三付,水煎服,药尽奶绝,痛解。

方解    乳汁乃血化之物,乳与血二者皆由水谷之精微物变化而成,女子之血在体内经其肝脏调节,下行至胞宫则为月经,上行至乳房则为乳汁。若气血旺盛,断乳之时乳汁不回则郁积于乳房之中,这种现象仍属于气血瘀滞肝经(乳房)之证,故方中以川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炒麦芽舒肝回乳,二者一引一回故为主药,辅以桃仁、红花、赤芍,活血逐瘀,化瘀止痛,以助主药之功,佐以陈皮舒肝理气,调达疏泄,减少乳汁分泌,诸药合用共奏引血下行,舒肝回乳的功效。

 

肾结石

组成    鸡内金9g·朴硝6g,防已9g,滑石6g,海金沙30g。茯苓9g。术通4.5g.冬葵子9g,没药2g,蒲黄2g,牛膝6g,煎服。

方解    结石.此病系由尿之沉淀合成结石.必须设法把此石软化磨碎,方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忽悟及鸡内金为鸡强有力的消化器官,它有磨碎砂石的特长,利用它的特性.或能有效,复思朴硝有软坚作用,结石的成分为尿酸、尿酸盐等,而防已含有“喜拿美仁”,有排除尿酸之功,为治痛风的效药,且能镇痛,用于此病,合于理想,即用此三药为主,加入滑石、冬葵子、茯苓、木通、海金砂等利尿剂.加强冲洗砂石的力量;用没药、蒲黄助防已的镇痛;用牛藤诱导充血下行,加强利尿的作用.处方如上,服了七剂,小便稍多,痛热稍缓.稍见微效,无不良反应。肾部有蠕蠕而动的感觉,且作剧痛,尿道亦有不同的感觉.不久小便畅通。粒粒砂石.沉于痰盂内,痛苦顿减十之七八.气虚加黄芪、党参,兼固正气。

 

眩晕

组成    生地25g、白芍20g、牡蛎30g、石决明30-45g、龙齿25g、菊花15g、白蒺藜20g。

加减  

1耳鸣甚者:重用生地,加磁石30g;

2兼心烦心跳者:加远志10g、酸枣仁25g;

3眩晕明显,兼肢麻者:加天麻15g、钩藤20g;

4兼头痛者:加桑叶15g、钩藤20g;

5兼五心烦热者:加丹皮15g、地骨皮15g;

6兼腰酸者:枸杞子15g;

7兼恶心者:加竹茹15g、代赭石30g。

又方    党参、黄芪、当归、泽泻各20克,白芍、葛根各30克,天麻、钩藤(后下)、川芎、炙甘草、半夏各12克,丹参、茯苓各15克。

用法    水煎服,一般以15天为1疗程。

加减    气虚甚加白术15克,党参、黄芪各加量至30~50克;血虚甚加大当归、川芎、白芍量各30~50克;血瘀加桃仁、红花各12克;痰热合黄连温胆汤,或夏枯草15克,黄芩10克;痰饮上犯合泽泻汤;肝阳上亢加石决明24克,生龙骨、牡蛎各30克,钩藤加至30克;肝肾阴虚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克;头痛重加白芷、僵蚕各10克;耳鸣加石菖蒲15克;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各12克;颈椎骨质增生加威灵仙30克;脑血管痉挛白芍加至60克;无痰湿去泽泻、半夏;气虚不著去党参;血虚不著去当归;肝风不著去天麻、钩藤;无瘀去丹参。

 

本方共验证患者11例,全部有效。

 

面神经麻痹

组方    当归50g,生白芍50g,防风15 g,天麻15g ,荆芥15g,白芷15g,僵蚕15g,全蝎15g,柴胡15g,蜈蚣3条,炙甘草15g,黄酒2两,白附子20g,制南星15g,姜半夏20g    

用法    一日一剂,除黄酒外煎30分,冲黄酒服,分4次,一般5剂可愈

 

乳腺纤维瘤

组方    瓜蒌30g   海藻30g   昆布30g    桃仁12g   赤芍12g   川芎12g   柴胡12g   香附12g   当归12g   乳香12g  陈皮10g   丝瓜络10g   厚卜15g   鸡内金15g  锻牡砺15g  象贝15g  半夏6g          

用法    水煎服, 药渣布包局部热敷,日一剂,1--2剂见效。亦可用于乳腺增生,屡用屡效。

 

亲,我能为你提供的服务!120健康网担保,医生服务不满意请投诉并全额退款于您。
指定咨询


购买后,您可以:
随时向我在线咨询1次

35.00元/次 点击查看>
健康顾问

签约健康顾问后,您可以:
1、随时向我咨询,不限次数
2、可以向我电话咨询
3、获得我的回访

120.00元/周 点击查看>
最新服务评价
2020-11-10  | 浙江省温州市

很少看这个消息,今天才看到,

2019-10-11  | 河北保定

很不错的医生,值得信赖

2019-05-30  | 云南省昆明市

怎么找不到你了,大哥

2019-04-10  | 保密

医生,打过电话,没法在给你发信息了,除非在付款了

2019-03-12  | 山西省太原市

非常负责任 很有耐心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