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肿性痤疮多数发生于青少年时期(14~18岁)前后,但也有发病较早的(如10岁前后),和发病较晚的(如30岁以后)。 痤疮主要有两种皮损:非炎症性皮损和炎症性皮损。非炎症性皮损即粉刺。依据粉刺是否有开口,又分为黑头粉刺(开放性粉刺)和白头粉刺(闭合性粉刺)两种。炎症性皮损有多种表现: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皮损好发于面颊、额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
囊肿性痤疮囊肿性痤疮的原因
1、长期接触油脂、沥青等。
2、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氯、溴等。
3、使用某些药物,如雄性激素、皮脂激素、锂剂、硫唑嘌呤、利福平等。
4、所有能增加皮肤炎症的因素,如酒、辣椒、花椒、胡椒、火锅、芹菜、芫荽、海鲜等等。但是也有很多因素是被夸大了甚至误解,其中主要的是。油脂性事物和糖类食品对本病一般影响不大。
1.点状痤疮 黑头粉刺是痤疮的主要损害,是塞在毛囊皮脂腺口的乳酪状半固体,露在毛囊口的外端发黑,如加压挤之,可见头部呈黑色而体部呈黄白色半透明的脂栓排出。
2.丘疹性痤疮 皮损以炎性的小丘疹为主,小米至豌豆大的坚硬的小丘疹,呈淡红色至深红色。丘疹中央可有一个黑头粉刺或顶端未变黑的皮脂栓。
3.脓疱性痤疮 以脓疮表现为主,脓疱为谷粒至绿豆大小,为毛囊性脓疱和丘疹顶端形成脓疱,破后脓液较粘稠,愈后遗留浅的瘢痕。
4.结节性痤疮 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以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呈淡红色或紫红色。有的位置较深,有显著隆起而在半球形或圆锥形。它们可以长期存在或渐渐吸收,有的化脓溃破形成显著的瘢痕。
5.萎缩性痤疮 丘疹或脓疱性损害破坏腺体,引起凹坑状萎缩性瘢痕。溃破的脓疱或自然吸收的丘疹及脓疱都可引起纤维性变及萎缩。
6.囊肿性痤疮 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感染,破溃后常流出带血的胶冻状脓液,而炎症往往不重,以后形成窦道及瘢前。
7.聚合性痤疮 是损害最严重的一种,皮损多形,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脓肿、囊肿及窦道、瘢痕、瘢痕疙瘩集簇发生。
8.恶病性痤疮 损害为小米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轻柔软,并且含有脓液及血液,它们长久不愈,以后痊愈遗留微小的瘢痕,也不感疼痛,浸润也很少。此型多见于身体虚弱的病人。
检查病损形态、分布,有无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结节、囊肿、瘢痕等。
外用
可以使用异维A酸、豆巴消、同泰瘙痒膏等外敷治疗。同时配合丹紫黄白汤加减治疗。
或者外涂冰片三黄散:冰片3g、川黄连10g、生大黄10g、硫黄10g,研极细末,香油调涂之,日2 次。
内服: 丹紫黄白汤
组 成:丹参20g、紫草10g、制大黄9g、白花蛇舌草20g、神曲15g。
适应证:青年男女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腺发达部位痤疮或伴发丘疹、脓疱者。
制法和用法:每天1 剂,煎2 遍和匀,早晚分服。
随证加减:脓疱严重者加野菊花15g,连翘15g,半枝莲15g,银花15g清热解毒;黄芪20g托里排脓;痒者加蝉衣、僵蚕、全蝎祛风止痒;
同时
方解:丹参活血化瘀,近代研究丹参酮抗菌消炎,有报告用以治疗痤疮;紫草凉血解毒,近代研究有抑菌消炎作用;大黄有泻火凉血,通便解毒之功;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为治疗疮疖肿毒之良药。因为以上四药均为寒凉之品,恐碍脾胃,故用神曲以保护脾胃。
另外内服亦可在中医老师的具体辩证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常用方五花凉血汤、变通白虎汤、五味消毒饮、银翘散等都可以供选择使用。
备 注:不能用手挤压损害,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常用温水香皂洗脸,以除去油垢。少吃脂肪和糖类,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以纠正便秘。
好热心的用药指导,真心的谢谢您!
很好,告诉的很详细,非常的满意
感觉不错的医生,回复快
态度特别好,回答很满意
回复很及时,对我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