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瑞芝清”禁用令的下达,儿科退热药物的安全性,再次引起了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安全、有效是保证小儿退热的最根本前提。现将儿科常用退热药物的临床使用特点简单收集,和大家共同提高: 1.阿司匹林(对乙酰水杨酸) (1)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解热作用强而迅速,同时还有抗炎、抗风湿、抗血栓形成作用。 (2)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甚至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过量服用的毒性反应及特异性水杨酸反应,是严重和致死性不良反应。 (3)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流感)或水痘后用该药可引起瑞氏综合症,许多国家卫生部门立法,撤销阿司匹林儿童制剂。 (4)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应使用阿司匹林,其用途仅限于儿童风湿热与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我国推荐非典治疗方案中规定,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2.布洛芬
(2)布洛芬常见不良反应是消化道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烧灼感、胃痛、恶心、呕吐等。胃溃疡与消化道出血不足1%,1-3%出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嗜睡、眩晕、耳鸣。布洛芬与阿司匹林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儿童禁用。 (3)口服给药用于发热 分散片、混悬剂:推荐剂量每日20mg/kg.d,分三次服用。 缓释混悬剂:每日20mg/kg.d,分二次服用。 混悬滴剂:每次5-10mg/kg,需要时6-8小时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布洛芬推荐剂量:每次5-10mg/kg,每6-8小时1次。美国允许6个月以上儿童使用。 3.对乙酰氨基酚(又称扑热息痛) (1)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几乎没有抗炎作用。 (2)多数文献支持每次最大剂量10-15mg/kg。有研究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可使用的每次负荷剂量为30mg/kg,甚至是40mg/kg。但对高剂量是否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还不明确。 (3)常规剂量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常与高剂量长期用药、过量用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异常有关。 (4)儿童常规剂量:口服给药每次10-15mg/kg,3-12岁小儿每24小时不超过5次,疗程不超过5天。2岁以下必须遵医嘱。 4.安乃近 (1)其解热、镇痛作用与布洛芬相似,但可产生较多不良反应,主要有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过敏反应、致死性粒细胞缺乏和再障。 (2)安乃近口服给药已很少使用。目前医院多采用10-20%溶液滴鼻。对小于10个月婴儿疗效确切,对大于5-6岁的儿童一般不滴鼻给药,为保证用药安全只能用一次。 (3)1977年美国停止使用安乃近。目前有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医院还在使用,应引起高度重视。 5.尼美舒利(现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用) (1)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均较强,但该药可与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对乙酰水杨酸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禁用。
6.激素 激素不能作为小儿高热抗炎降温的常用药物。在医疗工作中,特别是医疗水平比较落后的乡镇医院及个体诊所中使用地塞米松为高热小儿抗炎降温很普遍。使用激素后(1)大部分患儿体温渐渐下降,但还有一部分还会再度上升,造成体温大幅度反复升降。(2)由于大幅度体温升降,引起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液体,易引起虚脱、水电紊乱、脱水热。(3)重要的是如经常使用激素,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降低抵抗力,诱发加重感染。(4)如在病因未明确前使用激素,可掩盖病情延误治疗。 7.对发热不退患儿处理 对于严重持续性高热的患儿可采用退热剂交替使用。有2种方法供选择: (1)先用布洛芬10mg/kg,4小时后采用对乙酰氨基酚15mg/kg,可使退热效果持续8小时以上。
8.解热镇痛药的用药建议: (1)解热镇痛药属对症治疗,有时可因用药掩盖症状而影 响诊断,故对诊断不明小儿应谨慎使用。 (2)选择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儿童易接受的剂型。不推 荐儿童使用针剂。 (3)目前认为最适合儿童解热镇痛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4)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解热镇痛剂,可采用交替给药方式退热,增加退热疗效。 (5)根据儿童年龄、体重计算药量,避免用药过频、过量。
(7)不可滥用糖皮质激素退热,因其有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可促使细菌与病毒感染扩散加重病情。 |
医生非常耐心,很好。
回答问题很详细,速度很快
很好,很热心,回答问题速度也很快
挺好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挺满意,回答的很快,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