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颅骨是由6块骨头组成的。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骨与骨之间的相互衔接处存在着缝隙,并且,在宝宝头的顶部及枕后部形成两个没有骨头覆盖的区域,它们分别被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形成囟门发育不良的原因应该与遗传因素、缺钙等有关系的,以及难产造成的影响。
一、 囟门迟闭常见于两种情况。首先是颅骨生长速度减慢,这是由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侏儒症等引起的。这时,除了囟门迟闭以外,还常常有其他骨骼生长减慢的症状。如出牙延迟、骨龄落后、体格矮小等。如果是佝偻病所致,可伴有烦燥、多汗、夜惊以及肋外翻、肋串珠和下肢畸形等症状。其次,囟门迟闭还可见于颅内压增加如脑积水。这时患儿伴有头围增大,囟门膨出并可有持续性头痛、反复呕吐等症状。
二、对囟门早闭的幼儿,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
临床体格检查:患儿囟门通常减小,头围直接减小,头围与胸围的比例失调。患儿体重常下架,皮肤下脂肪薄弱。
实验室检查:头颅CT以及头颅MRi一般未见有实质性异常,但有整体脑容量下降,囟门过早闭合,可影响到脑实质的发育,造成智力落后等并发症。
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并在随访后的3-4个月后还能继续保持,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