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
1.近视需与假性近视鉴别。 假性近视(pseudomyopia),由于调节紧张,甚至痉挛造成的功能性近视,称假性近视。学龄儿童或青少年,眼的调节力较强,如果用近视力的机会较多,加上不注意眼的卫生,过度使用调节,常常导致调节紧张与痉挛,视远物不清,表现为近视状态。 2.远视需与视乳头炎、近视、老视、正视相鉴别。
造成屈光不正的原因很多,其中遗传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不合理的用眼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又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或光线不好,造成眼与书的距离太近,或看书时间过长,或走路、坐车看书等都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促成屈光不正。
近视临床表现:轻度或中度近视,除视远物模糊外,并无其它症状,在近距离工作时,不需调节或少用调节即可看清细小目标,反而感到方便。但在高度近视眼,工作时目标距离很近,两眼过于向内集合,这就会造成内直肌使用过多而出现视力疲劳症状。
远视临床表现:远视眼的视力,由其远视屈光度的高低与调节力的强弱而决定。轻度远视,用少部分调节力即可克服,远、近视力都可以正常,一般无症状。这样的远视称为隐性远视。稍重的远视或调节力稍不足的,因而远、近视力均不好。这些不能完全被调节作用所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隐性远视与视之总合称为总合性远视。远视眼由于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很容易发生视力疲劳症状。
视力疲劳症状是指阅读、写字或作近距离工作稍久后,可以出现字迹或目标模糊,眼部干涩,眼睑沉重,有疲劳感,以及眼部疼痛与头痛,休息片刻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此种症状一般以下午和晚上为最常见。严重时甚至恶心、呕吐。有时尚可并发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麦粒肿反复发作。
散光临床表现:屈光度数低者可无症状,稍高的散光可有视力减退,看远、近都不清楚,似有重影,且常有视力疲劳症状。
屈光检查法包括主观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
主观检查法:1.根据视力检查初步分析判断屈光性质法、2.插片验光法、3.交叉柱镜及散光矫正器验光法、4.云雾法、5.散光表验光法、6.针孔片及裂隙片检查法、7.激光散斑图法。
客观检查法:1.直接检眼镜检查法、2.视网膜镜检查法、3.带状光检影法、4.角膜计、5.自动验光仪等。
应经常做眼保健操,按压太阳穴,或是闭目养神,闭目养神既能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能休息大脑。 不要躺着看书,不要边走边看,坐车时也不要看书,看书时一般每小时要起来活动一下,并用双手掌捂住双眼轻轻按摩,然后往远处眺望,望得越远越好,最好是看绿色植物,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强光中的紫外线,减少或消除紫外线对人眼睛的有害作用,给眼睛一种舒适的感受。
1.高度近视相对而言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是眼球壁最里面的一层眼底组织,视网膜脱落导致眼睛成像无法正常显示在视网膜上,从而也无法正常的通过视觉神经传导给大脑,出现视物不清、飞蚊现象、突然的闪光等预兆。
2.远视可引起慢性结膜炎、睑腺炎及睑缘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