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发展形成的囊肿:后者也可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皮样囊肿囊壁较厚,有皮肤及皮肤附件(如汗腺、毛囊等)组成,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汗腺和毛发等结构。
胚胎发育时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成,口底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第二对鳃弓在中线融合时被埋入的上皮残余发展而来,也可为获得性植入囊肿,是创伤时上皮被带入组织深部发展所致。
1.好发于口底、颏下、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2.生长缓慢。
3.常为球形、深在、界限清楚、触诊有面团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临床体格检查:颏下、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生长缓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呈圆形。皮样囊肿常位丁黏膜或皮下较深的部位或口底诸肌之间。
病理学检查:内皮下可见大量囊腔样结构组织,里面可有囊液。
皮样囊肿多系先天性疾病,暂无预防措施。
表皮样囊肿多由损伤、手术造成,故提高医疗水平乃预防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