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癌为发生于中耳的少见恶性癌肿,多为原发。中耳癌的诱因,很可能是中耳的长期感染,据统计,多数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史。其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本病病理是以鳞状上皮细胞癌最常见,基底细胞癌和腺癌在中耳很少见。
统计发现中耳癌有长期慢性中耳炎史者占80%~85%,因此,其发生可能与长期的炎症刺激相关。
1.出血
最早的症状为耳道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是中耳癌的一个重要信号。晚期癌肿侵袭骨质,破坏血管,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2.耳痛
早期仅有耳内发胀感,稍晚出现疼痛,晚期疼痛剧烈,疼痛的特点是持续性耳道深部刺痛或跳痛,并向患侧颞额部、面部、耳后、枕部和颈侧部放射,在夜间和侧卧时加重。
3.听力减退/耳聋
多数患者因原有中耳炎所致的耳聋,故不引起重视。早期为传导性耳聋,晚期迷路受侵犯后为混合性聋,多伴耳鸣。
4.张口困难
早期可因炎症,疼痛而反射性引起下颌关节僵直,晚期则多因癌肿侵犯下颌关节、翼肌、三叉神经所致。
5.神经症状
癌肿侵犯面神经可引起同侧面神经瘫痪,侵犯迷路则引起迷路炎及感音神经性耳聋,晚期可侵犯第Ⅴ、Ⅳ、Ⅹ、Ⅺ、Ⅻ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并可向颅内转移。
6.颈淋巴结肿大
颈淋巴结转移可发生于患侧或双侧。
7.晚期内脏或骨骼也可能会发现转移性病灶。
1.耳镜检查
可见外耳道或中耳腔有肉芽或息肉样组织,甚至可阻塞外耳道,触之较软,松脆易出血,并有血脓性分泌物,有时恶臭。肉芽组织去除后很快复发。
2.影像学检查
CT、MRI可明确肿瘤侵犯范围,并可以协助制定治疗方案。
3.病理检查
对可疑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4.全身检查除外继发性和转移性癌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