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真菌病是指真菌感染于鼻腔和鼻窦所致的疾病。其致病菌主要有曲霉菌、毛霉菌及念珠菌等。长期使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放疗,糖尿病、尿毒症酸中毒、白血病、严重贫血、严重烧伤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以及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感染性或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致鼻腔鼻窦机械性阻塞时,容易引起真菌感染而发生本病。
本病应注意和慢性鼻窦炎、萎缩性鼻炎、鼻恶性淋巴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等鉴别。病理学检查:取分泌物用Sabouraud培养基培养1—2日,可见曲霉菌的菌丝生长,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有隔的分叉形菌丝,可作诊断。病变组织活检可见小动脉有血栓形成,粘膜表面有曲霉菌丝。鼻窦X线拍片可见骨质破坏。
鼻真菌病的致病真菌有曲霉菌、念珠菌、毛霉菌等。多因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癌症放射治疗、糖尿病、烧伤等消耗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或癌症放射治疗、糖尿病、烧伤等消耗性疾病,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近年来在健康人体检中无意发现鼻真菌病,可能与病检工作得到普遍开展和该病日益受到重视有关。鼻脑型毛霉菌病虽较少见,但死亡率较高,故也受到学者重视。鼻曲霉菌病较为常见。
1、非侵袭型 患者鼻塞,流脓涕,有时鼻涕带血,头痛。鼻窦X线拍片,见患侧窦腔阴影模糊,与一般慢性鼻窦炎相似,全身症状不显著。
2、侵袭型 患者鼻腔前部常有坏死、结痂;数日后坏死部位可波及鼻腔外侧壁,并可出现眼球突出、结膜充血、眼肌麻痹、视力减退及眶后疼痛。最后可有发热、项强,直到昏迷而死亡。肝、脾、肺等亦可遭真菌侵犯。
3、曲霉菌瘤型 病程较慢,上颌窦和筛窦内有肉芽组织及脓性分泌物,面部软组织隆起。鼻窦X线拍片可见骨质破坏,但活体组织检查无癌细胞发现。
4、变态反应型 多见于青年人,常有鼻息肉和哮喘病史。虽经多次鼻窦手术,但鼻窦炎仍反复发作。X线拍片检查表现为多个鼻窦或全鼻窦受累,窦腔密度增高。血清学检查,可见烟曲霉菌沉淀素试验阳性。
急性侵袭型鼻真菌病病程较短,发展较快,有多个鼻窦受累。严重者出现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球后疼痛,眼肌麻痹及颈强直等鼻-脑真菌病症状,迅速昏迷,死亡。重症者常合并有肺、肝、脾的真菌性损害。
鼻真菌病各型临床表现虽有不同,但各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出现过度型。Gungor(1998)报道在免疫功能受抑制时真菌球型发展为慢性无痛型,并进而成为暴发型。
急性暴发型
也可称急性侵袭型鼻真菌病(acute invasive rhinomycosis)。此型病程较短,发展较快,有多个鼻窦受累。早期症状有发热,眶部肿胀,面部疼痛及肿胀,随着病变进展发生头痛,视力下降,嗜睡。严重者出现球结膜水肿,眼球突出,球后疼痛,眼肌麻痹及颈强直等鼻-脑真菌病症状,迅速昏迷,死亡。重症者常合并有肺、肝、脾的真菌性损害。
查体:面部疼痛和肿胀是较特异的发现。
前鼻镜检查:早期鼻黏膜缺血呈浅白色,晚期可见鼻甲和鼻中隔结痂及黑色坏死。鼻腔内有粒状的血性涕,黑色坏死区可见于面部及软、硬腭,形成鼻中隔及腭部的穿孔。
影像学检查:可见黏膜增厚或鼻窦窦腔不均匀混浊。CT扫描对于诊断,估计病变范围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有较大帮助。早期可见黏膜增厚,晚期可见骨质破坏。MRI能较好地显示大血管如颈动脉、海绵窦的早期变化及病变向颅内扩展的情况。
慢性无痛型
此型病程进展缓慢,患者有鼻塞,流脓涕及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症状。有时鼻涕带血,有时有污秽样的碎痂块或干酪样物。前鼻镜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脓液或息肉。鼻腔有病灶者,有时在鼻腔或鼻道内见到灰褐色、黄褐色干酪样团块。鼻肉镜检查更易在鼻道和窦腔内发现病灶。鼻窦X线摄片或CT可见病变窦腔密度增高且不均匀,并可有局部的骨质破坏,有时因骨质破坏明显,被疑为恶性肿瘤。
真菌球
病程缓慢,病变多见于单侧上颌窦,症状轻微,可有病变侧鼻塞和脓涕。鼻窦X线摄片或CT显示病变鼻窦密度增高,有时可有轻度骨质破坏,如上颌窦窦口扩大或部分内侧壁破坏。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本病1981年首先由Millar报道。多见于青年人,常伴有鼻息肉、支气管哮喘和多种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据报道其发生率达慢性鼻窦炎的 5%~10%。长期反复发作的多鼻窦炎和鼻息肉,虽经多次手术治疗,仍难获愈。常见临床症状有鼻塞,鼻涕增多和鼻涕倒流。少数患者可有眼球突出,复视和视力下降。鼻腔检查可见典型的黏稠的绿色或棕色黏液和鼻息肉。黏液涂片经染色可见有嗜酸性黏蛋白、夏雷结晶(Charco-Leydin
crystal)及真菌菌丝碎片。X线摄片或CT显示多个鼻窦或全鼻窦受累,窦腔模糊不均匀,病变中央呈高密度影,无骨质破坏。MRIT1加权像病变中央为低信号鼻窦周边为高信号,T2加权中央显示无信号,周边为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