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1、急慢性胰腺炎: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病与胰腺炎类似,多有暴饮暴食史,病情发作急骤,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升高。慢性胰腺炎可以出现胰腺肿块(假囊肿)和黄疸,酷似胰腺炎,而胰腺深部癌压迫胰管也可以引起胰腺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
2、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胰腺炎的发病容易与各种慢性胃部疾病混淆,因此要多加自已。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
3、胆石症、胆囊炎:这两种疾病也容易与胰腺炎混淆,因此应多了解一些疾病的常识,便于正确区分。其症状可表现为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4、黄疸型肝炎:起初黄疸型肝炎容易与胰腺炎混淆,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肝炎有接触史,经动态观察,黄疸初起时血清转氨酶增高,黄疸多在2~3周后逐渐消退,血清碱性磷酸酶多不高。
5、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
1.胆道系统疾病 以胆管结石最为常见,此外,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释放出激肽可通过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激活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此外,胆管蛔虫,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纤维狭窄,畸形,肿瘤等均可造成胆总管下端及胰管梗阻,从而导致慢性胰腺炎。
2.酒精或药物 长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内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时,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使乳头发生水肿,妨碍胰液排出。有些药物和毒物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如硫唑嘌呤、肾上腺皮质激素、四环素、噻嗪类利尿药、L-天门冬酰胺酶、有机磷杀虫剂等。
3.感染 很多传染病可并发胰腺炎,症状多不明显,原发病愈合后,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见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伤寒、败血症等。
4.其他疾病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并胰腺炎的机会比正常人明显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及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均可致动脉管腔狭窄,胰腺供血不足。十二指肠克罗恩病波及胰腺时,可使胰腺腺泡破坏释放并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液分泌旺盛,胰管内压增高,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急性胰腺炎。少数胰腺分离时主胰管和副胰管分流且引流不畅,也可能与急性胰腺炎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皮质素可增加胰腺的分泌量及黏稠度,导致胰液排泄障碍,压力增高引起胰腺炎。
5.营养障碍 低蛋白饮食可导致慢性胰腺炎,多见于东南亚、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国。近年发现高脂摄入与胰腺炎发病间存在相关性,动物实验亦证明,高脂摄入使胰腺敏感而易发生慢性胰腺炎。欧美、日本的病人常与高脂摄入量有关。
6.遗传因素 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较少见,属染色体显性遗传。精神、遗传、过敏和变态反应、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时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7.外伤与手术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原因,只有在创伤严重或损伤主胰管后方可能引起慢性胰腺炎。
1.急性胰腺炎
发作前多有暴饮暴食或胆道疾病史。急性胰腺炎可分为普通型和出血坏死型。出血坏死型较少见,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1)休克 患者常出现休克症状如苍白、冷汗、脉细、血压下降等,引起休克的原因可有多种,如由于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引起剧烈疼痛;胰腺组织及腹腔内出血;组织坏死,蛋白质分解引起的机体中毒等。休克严重者抢救不及时可以致死。
(2)腹痛 腹痛常位于中上腹部,有时向腰背部呈束带状放射,弯腰或前倾坐位可减轻;常突然发作于大量饮酒或饱餐后,程度不一,轻者为钝痛,重者多呈持续性绞痛。
(3)恶心、呕吐 多数患者起病即呕吐胃内容物,甚至呕吐胆汁,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4)发热 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
(5)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脱水,频繁呕吐者可发生代谢性碱中毒,重症胰腺炎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血糖升高、低血钾、低血镁。
2.慢性胰腺炎
(1)腹痛 多位于上腹部,弥散,可放射至背部、两肋,坐起或前倾有所缓解。
(2)胰腺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纳差、厌油、消瘦、脂肪泻等;半数患者因为内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糖尿病。
(3)体征 轻度慢性胰腺炎很少有阳性体征,部分病例有上腹轻度压痛;晚期慢性胰腺炎因脂肪泻可有营养不良的表现;若急性发作,则可出现中至重度的上腹压痛。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 轻型胰腺炎时可不增高或轻度增高,但在严重病例和伴有感染时常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高。
2. 淀粉酶测定 这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客观指标之一,但并不是特异的诊断方法。在发病早期,胰腺血管有栓塞以及某些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由于胰腺组织的严重破坏,则可不增高。有时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肺炎、腮腺炎、溃疡病穿孔以及肠道和胆道感染的情况下,淀粉酶也可增高。因此有淀粉酶增高时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与体征、排除非胰腺疾病所引起的淀粉酶增高,才能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3.血液化学检查 重型胰腺炎时,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血尿素氮升高表明肾脏已有损害。胰岛受到破坏时可有血糖升高,但多为一次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血钙常降低,当低于7mg%时,常示预后不良。
4.腹腔穿刺术 对于有腹腔渗液的病例行腹腔穿刺术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穿刺液多为血性如淀粉酶测定增高即可确诊为该病
5. 淀粉酶同工酶检查 已确定的淀粉酶同工酶有两种,胰型同工酶和唾液型同工酶(STI)。急性胰腺炎时,胰型同工酶可明显增高。对高度怀疑胰腺炎而淀粉酶正常者,对高淀粉酶血症的淀粉酶是否来源于胰腺,测定同工酶则更有价值。国内有人采用电泳方法,从阴极到阳极端显示PIA有P3P2P1三种,其中P3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可靠指标。
6.放射免疫胰酶测定(RIA) 因淀粉酶测定对胰腺炎的诊断没有特异性,随着免疫测定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寻找更为准确的诊断方法,即胰酶的放射免疫测定法。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 腹平片:可能见到以下征象:①胰腺部位的密度增强(由于炎症渗出所致);②反射性肠郁张(主要在胃、十二指肠、空肠和横结肠);③膈肌升高,胸腔积液;④ 少数病例可见胰腺结石或胆道结石;⑤十二指肠环淤滞,其内缘有平直压迹;⑥仰卧位腹平片,表现“横结肠截断”征,即结肠肝曲,脾曲充气,即使改变体位横结肠仍不充气,这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结肠痉挛所致。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能见到以下征象:①胰腺头部肿大,十二指肠环有扩大;②胃窦部受压;③十二指肠有扩张,淤积现象;④十二指肠乳头部水肿或由于胰头肿大所致倒“3”字征;⑤胰腺假性囊肿时,可见胃肠受挤压现象
2.超声检查 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占有愈加重要的位置,成为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但易受胃肠积气的影响。超声对胰腺炎的诊断可有以下发现。
(1)胰腺体积增大:在水肿型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增大者少;而在重型胰腺炎时则多有增大,且胰腺轮廓模糊,表面不光滑,胰腺深面与脾静脉分界不清,有时胰腺前后界难以辨认。
(2)胰腺回声增强:在水肿型胰腺炎可见部分胰腺回声增强,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可见胰腺内部大幅度凹凸不平,多有强回声,间有不规则低回声区。
(3)腹腔渗液:在水肿型胰腺炎不多见,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多有之,其中多为弥漫性积液,也可为胰腺周围之局限性积液。经治疗之后也可发现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
3.CT 检查 CT扫描也可显示胰腺及其周围组织从轻度水肿、出血到坏死和化脓的各种病理变化。CT也能发现胰腺周围的积液和小网膜、肾周围间隙的水肿,有助于早期发现及追踪观察胰腺假性囊肿。因不受胃肠积气与肥胖的影响,CT扫描较超声检查更具有优越性与准确性,但因检查费用较昂贵,尚不能常规使用。
4.纤维内镜检查
(1)纤维胃镜检查没有直接的诊断价值,可能看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水肿与充血,胃后壁可能见到凸起的改变(肿大胰腺所致)。
(2)纤维十二指肠镜除可看到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病变外,可观察到十二指肠乳头部的异常或病变。特别是在壶腹部结石嵌顿引起的胰腺炎时,可看到凸起的乳头或结石,从而直接找到病因。
(3)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只适合于急性症状控制后,作为了解胆道病变而使用。虽对胰管梗阻情况也能做出判断,但有造成胰腺炎再次发作、成为注入性胰腺炎的可能,故不宜常规使用。
5.腹腔镜检查 对于诊断尚不十分清楚的急性上腹痛或重型胰腺炎,腹腔镜检查可有一定意义。通过腹腔镜可见到一系列的病变,可分为准确征象和相对征象。
6. 血管造影术 为了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血管性或出血性并发症,有选择地对一些病人进行腹腔血管造影,也是近几年来的一项新进展。血管造影可显示出胰腺和胰腺周围动脉的血管病变(如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从而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如能施行动脉插管栓塞术,就可能避免因控制出血而施行的开腹手术。
7.核素扫描 发病早期多正常,但在重型胰腺炎时,可见不均匀或不显影或局限性放射性缺损区。由于这种检查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故不能普遍使用。
8.其他检查方法 心电图、脑电图等,对本病的诊断虽无直接帮助,但在重型胰腺炎时也多有改变,可作为诊断与治疗的辅助检查方法。
1、保证充足的营养
慢性胰腺炎易脂泻,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应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等,米、面等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宜适当多吃,能有效的预防胰腺炎。
2、减少脂肪的摄入
预防胰腺炎必须减少脂肪的摄入,应该要注意在应酬的时候不能暴饮暴食,这样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胰腺炎。
3、应少食多餐
预防胰腺炎,不要吃的太饱。吃太饱,或者吃了难消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会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导致胰腺炎。
4、禁止喝酒
饮酒是引起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或迁延难愈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禁酒,预防胰腺炎。
5、饮食清淡,调味勿重
食物不宜过咸,因盐过多会增加胰腺充血水肿。调味品不宜多放,食物太酸、太辣可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黄豆、蚕豆、红薯、芋头等易产气的食物不宜吃,以免加重腹胀现象。
6、增加营养,不宜饱食
由于慢性胰腺炎患者容易腹泻,患者多会营养不良,建议吃富含营养但不油腻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豆腐等,但每顿不能过饱,宜少食多餐。菜肴少煎炒,多蒸炖,以利消化吸收。
1、腹痛、恶心、呕吐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由于腹痛、恶心、干呕使得患者不能正常参加工作,也给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
2、引发假性囊肿。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液、囊壁的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容易生成假性囊肿。大的囊肿可产生压迫症状,并有压痛。
3、引起细菌性腹膜炎。活性胰酶的渗出物进入腹腔,继发感染,引起细菌性腹膜炎。
4、易致急性肾衰竭。由胰腺炎引起的微循环障碍致肾脏缺血缺氧,因而导致急性肾衰竭。
5、导致严重低氧血症。胰腺炎易导致严重低氧血症,可能出现突发性、进行性的呼吸窘迫、气促、烦躁、出汗等症状。
6、引发高血糖。由于胰腺的破坏和胰高血糖素的释放,胰腺炎患者可出现暂时性高血糖,偶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
7、引发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激活的胰酶损害心肌,抑制心肌收缩;毒素直接损害心肌。是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
8、导致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多由应激性溃疡、糜烂所致,少数为脾静脉或门静脉栓塞造成门脉高压,引起曲张静脉破裂所致。下消化道出血可由胰腺坏死穿透横结肠所致。假动脉瘤与假性囊肿相连也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9、引发败血症。胰腺局部感染灶扩散至全身,形成败血症。
10、导致凝血异常。胰腺炎患者血液常处高凝状态,以致血栓形成、循环障碍,进而发展为凝血异常。
11、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由电解质异常、高血糖和低蛋白血症、炎性因子等引起胰性脑病,后期甚至出现迟发性意识障碍,从而影响大脑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