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MesentericArtery Compression Syndrome)又称Wilkie病、压迫性肠梗阻,系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部所引起的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梗阻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应注意与其它造成十二指肠淤滞的疾病相鉴别,如十二指肠肿瘤、结石、寄生虫以及十二指肠外的其它病变(如肿瘤、囊肿)的压迫等。
引起本症原因很多,以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壅积者居多(占50%),该情况也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其他原因有:①先天异常;②肿瘤;③十二指肠远端或近端空肠浸润性疾病和炎症;④胆囊和胃手术后发生粘连牵拉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粘连、溃疡、狭窄或输入襻综合征;⑤其他先天性畸形:十二指肠倒位、胆囊十二指肠结肠索带所致十二指肠梗阻等。
1.症状
主要为上腹部疼痛和饱胀症状,多在进食过程中或进食后发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有时因上腹饱胀而自行设法呕吐以缓解症状。此症呈周期性反复发作,逐渐加重。常出现便秘。
2.体征
可见胃型及蠕动波,上腹振水音阳性,可闻及腹内拍水声和肠鸣音高亢。
1.肠道X线造影:在缓解期多无异常发现,在发作期可见十二指肠压迫征象,于第三段的(水平端)中心处呈纵形刀样阻断或呈瀑布状下落,钡剂通过缓慢,可在十二指肠停留6小时以上,近端有肠管扩张,并与体位改变有关,20%可伴有胃扩张。
2.B型超声检查:有人认为定时超声显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提出了对本病的诊断标准:
①饮水后肠系膜上动脉和主动脉间夹角内,十二指肠横段肠管在蠕动时的最大宽度<10mm,
②十二指肠降段扩张,内经>30mm,
③B型超声显示“斗形”或“葫芦形”图像,
④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13°。
1、肠系膜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
2、预后:本病预后良好,常在3~4天内自然缓解。
3、预防:对伴有发热,特别是儿童及青壮年,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应立即进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疗,预防发生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疾病。
容易并发肠狭窄,肠梗阻,十二指肠梗阻,营养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