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网膜是腹腔内最大的腹膜皱襞,近侧分别起于胃大弯及横结肠,向下延伸时互相融为一体。远侧游离于腹腔下缘呈裙状,覆盖在内脏的表面,活动度较大。大网膜的长度、宽度、厚度及形态差异较大,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并有大量脂肪沉积(图1)。 大网膜扭转(Torsion of the Omentum)较为少见,男多于女,发生年龄3~75岁,多见于25~50岁,以肥胖者为多,本病可引起明显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不易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宫外孕、胆囊炎胆结石急性发作和其他急腹症相鉴别。
1、急性阑尾炎: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未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3、输卵管妊娠:宫外孕破裂后,腹腔内出血刺激腹壁层腹膜,可出现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但宫外孕常有停经及早孕史,而且发病前可有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有血液,子宫稍大伴触痛,右侧附件肿大和后穹窿穿刺有血等阳性体征。
4、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有时需和高位阑尾炎鉴别,前者常有胆绞痛发作史,伴右肩和背部放散痛;而后者为转移性腹痛的特点,检查时急性胆囊炎可出现莫菲氏征阳性,甚至可触到肿大的胆囊,急诊腹部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肿大和结石声影。
大网膜扭转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原发性大网膜扭转
临床上少见,病因不详,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形态异常如网膜上有一舌形突出,副网膜,双层网膜,带窄蒂的大而厚的网膜及肥胖者大网膜上有不规则的脂肪沉积等。
(2)网膜上静脉曲张而动脉正常。
(3)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过饱后引起肠蠕动、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大网膜移动。原发性大网膜扭转均为单极的,只有1个固定点。
2.继发性大网膜扭转
多由于大网膜与腹腔某一病灶如肿物、炎性病灶、疝囊、手术后切口或瘢痕之间产生粘连,这样形成了2个固定因素(即为双极的),在2个固定点之间的网膜发生扭转。常见于腹股沟疝的病人。比原发性大网膜扭转多见。
继发性大网膜扭转较原发性的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位于全腹或脐周围,呈持续性,开始较轻,后渐加剧,最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有时腹部可扪及表面光滑、有触痛的肿块,可有反跳痛或轻度腹肌紧张。半数病人伴有恶心、呕吐,少数病人体温稍上升。
1、血常规检查,可有白细胞计数中度增加。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及CT,仅能提供右下腹包块的存在。
3、诊断性腹腔穿刺 可抽出少许浆液血性渗出,对诊断有一定意义;而腹腔镜检查可以获得正确的诊断。
4、体格检查:检查腹部可触及局限性包块,压痛反跳痛及局限性腹膜刺激征。
1、本病目前预后良好。但缺乏具体的预防措施,应注意腹部内脏的粘连和疝。
2、平时注意不要过于肥腻,肥胖患者注意积极减肥,避免过食刺激性,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3、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需要身体前俯和旋转的劳动。
4、避免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过饱后引起肠蠕动、咳嗽等使腹内压增高等因素。
容易并发结节性多动脉炎,腹膜炎、创伤或手术后粘连、肿瘤、网膜与疝囊粘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