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又称主动脉分叉闭塞综合征,末端主动脉血栓形成综合征,渐进性主动脉末端部分血栓形成综合征,终末主动脉髂动脉闭锁综合征,慢性腹主动脉髂动脉阻塞,孤立性腹主动脉髂动脉病。
1、二尖瓣功能性狭窄:一般做心脏彩超、心功能检查不难鉴别。
2、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右房、右室肥厚的体征,如P2亢进,三尖瓣返流造成的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闭锁不全造成的舒张期杂音和右室第三心音。
3、Lutembacher综合征。
4、房室沟部缩窄性心包炎:心尖搏动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正常或轻度增大。
5、左心房粘液瘤:多数有瘤蒂,可发生于心脏各房、室腔,最常见于左心房。
6、左心房球形血栓形成:完善心脏彩超可鉴别。
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可能由于动脉瘤、创伤、肿瘤或异物损害壁而形成血栓,主动脉缓慢闭塞,可能有机会建立侧支循环,一般只引起下肢动脉血运不良。
运动时腰部、大腿、小腿疲劳,有疼痛感。不能触及下肢动脉搏动。下肢皮肤苍白、寒冷感。男性患者有阳痿、阴茎勃起困难等。
1.内皮素-1检测:内皮素-1(ET-1)是惟一由血管内皮合成和分泌的内素,ET-1有强烈的缩血管生物活性和刺激内皮细胞释放t-PA的功能,在人群分布中,老年人ET-1的血浆水平较人群为高可能是老年人易患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2.凝血酶调节蛋白增高:凝血酶调节蛋白或称血栓调节素是一种作为凝血酶之受体,存在于内皮细胞表面的单链抗凝糖蛋白,TM与凝血酶在内皮细胞表面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特异性地使蛋白C转变为活化蛋白C(APC),TM是反映内皮细胞受损的敏感的特异分子标志物之一,血浆或内皮细胞表面TM增高,表明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小板检查: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高;血浆中血小板释放物含量增高,特别是α颗粒中特异蛋白质β血栓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 (PF4)增高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增高,血浆中α血小板致密颗粒的释放物5-羟色胺含量增高而血小板内浓度下降;血浆TXA2的代谢产物 TXB2增高和(或)前列环素化时产物(6-酮-PGF1α)减低;都反应血小板被激活。
4.凝血因子活化增高 :人体凝血因子促凝活性(F:A)及抗原性(F:Ag)的水平一般在100%,在血栓性疾病中,F:A及F:Ag可明显增高,凝血酶原片段 1+2(F1+2)和片段2(F2)水平升高,F1+2是反映凝血酶的活性,F1和F2是反映内生凝血酶的活性,凝血时间和APTT缩短。
5.血浆抗凝血因子减少: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HC-Ⅱ,APC敏感率及cl-抑制剂测定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特别是对遗传性,家族性血栓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6.纤溶活性减退: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可反应纤溶性,FDP中D-二聚体增多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的标志,纤维蛋白肽A含量增高提示已有凝血酶形成,是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早期标志,血清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表示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含量增高,提示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增多,此外尚有纤溶酶原活性测定,t-PA及PAI测定等也可作为纤溶观察指标。
7.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改变通常应用血细胞比容 (HCT),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红细胞触变性和黏弹性等指标来反映血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全血或血浆黏度增高,红细胞触变性,黏弹性往往降低。
8.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血栓栓塞病较为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大小,形状,闭塞程度和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另外下肢逆行性静脉造影还可以诊断静脉瓣损伤程度及血液倒流情况,对本病的治疗措施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
1、注意保暖。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动脉栓塞,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动脉栓塞,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保持平衡心态。情绪激动是血管疾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动脉瘤,动脉创伤,肿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