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asthma)是一种常见的可逆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阵发性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喘息发作特别是重症哮喘和哮喘持续状态不仅危及母亲,而且由于母体严重缺氧可致胎儿宫内缺氧,发育迟缓、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此对妊娠期哮喘发作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母儿安全。
妊娠期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应与心源性心力衰竭相鉴别。二尖瓣狭窄所致左心衰竭多于夜间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泡沫痰、发绀等,两肺底或满肺可闻湿罗音和哮喘音。心脏扩大,心率快,心尖可闻奔马律。根据相应病史、诱发因素、痰的性质、体检所见和对解痉药的反应等不难鉴别。
哮喘的病因复杂,一般以遗传和环境因素为主。
1.目前认为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在70%~80%。目前对哮喘的相关基因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哮喘特异基因、IgE调节基因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基因。
2.环境因素 包括特异性变应原或食物、感染直接损害呼吸道上皮,致呼吸道反应性增高。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类药物等、大气污染、烟尘、运动、冷空气刺激、精神刺激及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均可诱发哮喘。
哮喘病情轻重不一,刚开始发作时,可能只有单纯咳嗽,常易漏诊,发作明显时有呼吸困难、咳嗽及哮鸣,由于急性支气管痉挛致气道梗阻,病人常有胸部发紧、喘鸣,可发生严重缺氧。体格检查:病人有缺氧表现,有辅助呼吸肌运动,呼气比吸气更为明显,听诊可听到弥漫的哮鸣音,胸部有过度充气的表现——胸腔前后径增大,横膈下降。哮鸣音与病情严重程度不成比例,病情严重时,因无足够的气流而无哮鸣音存在。
根据哮喘发作的历史、体检、化验检查可作出诊断。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并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经治疗可以缓解或自行缓解。
4.排除可引起喘息或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如肿瘤梗阻或压迫气道、喉头水肿、支气管内异物、肿瘤肺栓塞、心衰等情况。
5.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若基础FEV1(或PEF)<80 2="">15%。
(2)PEF变异率(用呼吸峰流速仪测定,清晨及入夜各测1次)>20%。
(3)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重症病人应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正常孕妇的PaO2与非孕妇相差不多,而PaCO2则因过度换气而自非孕时的5.32kPa(40mmHg)下降到4.1~4.3kPa(30~32mmHg)。若见低氧血症的同时出现高碳酸血症,提示病情危重。正常晚孕期pH值应为7.42,高于非孕妇的7.35。出现酸中毒时注意鉴别呼吸性和代谢性。
外源性哮喘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总IgE增高,痰液中有嗜酸粒细胞膜蛋白组成的Charcot-Leyden晶体和黏液栓。痰中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细菌感染。
1.肺功能检查 每天清晨、傍晚和睡前测量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若3次测量值变化幅度>20%,或吸入解痉药后PEFR值升高15%~20%,均提示支气管哮喘。流速<100L/min为严重阻塞。
2.X线检查 哮喘急性发作时肺脏因充气过度而透明度增高,常见肺纹理增多。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很重要,病人一旦出现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胸痛或肺部充血都要给予预防性治疗,防止哮喘发作。
2.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和可能促进哮喘发作的因素,如粉尘、香料、烟丝、冷空气等。阿司匹林、食物防腐剂、亚硫酸氢盐可诱发哮喘,应避免接触。反流食管炎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睡眠前给予适当的抗酸药物减轻胃酸反流,同时可提高床头。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预防呼吸道感染。
3.妊娠3个月后可进行免疫治疗,用流感疫苗治疗慢性哮喘有较好疗效。
妊娠合并哮喘并发症急性重症哮喘亦可发生气胸,纵隔气肿,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复气道阻塞、感染、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及血液粘稠度,支气管痉挛加重,分泌增加等。这些 因素均可促使气道内粘液栓的形成,因粘液栓阻塞了细支气管,并因支气管壁增厚及粘膜充血,水肿形成的皱襞而导致肺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