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梗阻(upper airway obstruction,UAO)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上气道气流严重受阻的临床急症,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易与支气管哮喘及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相混淆。临床上,该症以儿童多见,在成人较为少见。引起上气道阻塞的原因较多,其中以外源性异物所致者最为常见,其余较常见者有喉运动障碍、感染、肿瘤、创伤以及医源性等。对上气道梗阻及时认识和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大多数患者既往身体健康,经有效治疗后可以完全康复。
①以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后明显加重有时症状的加重与体位有关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者;
②存在上气道炎症损伤特别是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史者;
③肺功能检查示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进行性下降肺活量不变FEV1降低不明显与最大通气量下降不成比例者;或FEV1降低但闭合气量正常者。
鉴别诊断
须与脑血管意外癫痫发作安眠药过量冠心病发作急性喉痉挛和喉头水肿以及其他原因而造成气道阻塞相鉴别。
上气道梗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临床上,上气道阻塞虽较为少见,但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这类原因主要包括:
①气道瘢痕狭窄:多为气管插管或切开术等治疗所致;
②气道壁病变:如咽喉部软组织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肿大,声带麻痹,喉或气管肿瘤,气管软化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等;
③气道腔内病变:以气道内异物为多见,以及带蒂气管内息肉或肿瘤和炎性肉芽肿;
④气道外部压迫:气道周围占位性病变如甲状腺癌,脓肿,血肿或气体的压迫;
⑤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呼吸道出血或大量痰液未能咳出,胃内容物大量吸入等,兹将引起成人和儿童不同解剖部位上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总结于表1,供临床诊断时参考,极少数情况下,功能性声带异常或心理性因素,亦可引起上气道阻塞。
上气道阻塞早期一般无任何表现,往往在阻塞较严重时始出现症状。急性上气道阻塞起病急骤,病情严重,甚至导致窒息而死亡,常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上气道阻塞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气喘和呼吸困难;其呼吸困难以吸气困难为主,活动可引起呼吸困难明显加重,且常因体位变化而出现阵发性发作。少数患者夜间出现打鼾,并可因呼吸困难加重而数次惊醒,表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入异物所致者,可有呛咳史,常有明显的呼吸窘迫,表情异常痛苦,并不时抓搔喉部。偶见慢性上气道阻塞引起肺水肿反复发生而出现肺水肿的表现。
上气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与阻塞的程度和性质有关。临床上所见的大多数上气道阻塞为不完全性阻塞。主要体征为吸气性喘鸣,多在颈部明显,肺部亦可闻及但较弱,用力吸气可引起喘鸣明显加重。出现喘鸣提示阻塞较为严重,此时气道内径往往小于5mm。吸气性喘鸣多提示胸外上气道阻塞,多见于声带或声带以上部位;双相性喘鸣提示阻塞在声门下或气管内;曲颈时喘鸣音的强度发生变化多提示阻塞发生于胸廓入口处。儿童出现犬吠样咳嗽,特别是夜间出现,多提示为喉支气管炎,而流涎、吞咽困难、发热而无咳嗽则多见于严重的会厌炎。一些患者可出现声音的改变,其改变特点与病变的部位和性质有关,如单侧声带麻痹表现为声音嘶哑;双侧声带麻痹声音正常,但有喘鸣;声门以上部位病变常出现声音低沉,但无声音嘶哑;口腔脓肿出现含物状声音。
诊断上气道阻塞,关键在于要考虑到上气道阻塞的可能。对临床上存在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①以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活动后明显加重,有时症状的加重与体位有关,经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者;②存在上气道炎症、损伤,特别是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史者;③肺功能检查示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进行性下降,肺活量不变,FEV1降低不明显,与最大通气量下降不成比例者;或FEV1降低,但闭合气量正常者。
上气道梗阻较常见感染,如感染时血象白细胞可升高。
1.肺功能检查 最大呼气流量(速)-容积曲线(环)是诊断上气道阻塞的首选检查方法。上气道阻塞时,流量-容积曲线出现明显的变化,具有诊断价值。如前所述,根据流量-容积曲线形态的改变可判定不同的上气道阻塞。①可变型胸外上气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吸气流速明显受限而呈现吸气平台,呼气流速则基本正常,故FEF50%/FIF50%>1;②可变型胸内上气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呼气流速明显受限而呈现呼气平台,FEF50%/FIF50%<1;③固定型上气道阻塞,其流量-容积曲线表现为吸气和呼气流速均明显下降,且程度相当,呈现为一矩形,FEF50%/FIF50%=1。
其他肺功能指标,如FEV0.5、FEV1.0降低, PEFR、MVV进行性下降,FIF50%≤100L/min,FEV1.0/PEFR≥10ml/(L·min),FEVl.0/FEV0.5≥1.5。
闭合容积肺活量而VC和CV正常时,提示可能存在上呼吸道阻塞。但肺功能检查对有急性呼吸窘迫的患者不能进行,且对上气道阻塞的敏感性不高。
2.放射检查
(1)颈部平片:针对气管的平片,对渗出性气管炎、气道异物及无名动脉压迫所致的上气道阻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对喉或气管软化的敏感性较差。吸气相颈部平片对喉气管炎和会厌炎具有鉴别价值。喉气管炎的典型征象为“尖塔”征。声门下区狭窄多见于喉气管炎患者,但亦可见于会厌炎。会厌炎在颈部侧位片可显示肿胀的会厌和咽下部扩张。气道平片对上气道阻塞的诊断虽可提供重要信息,但其准确性较差,应与病史和体征相结合进行判断。
(2)胸部CT扫描:气道CT扫描可以了解阻塞处病变的大小和形态,气道狭窄的程度及其与气道壁的关系,以及病变周围组织的情况。增强扫描尚有助于明确病变的血供情况。
(3)胸部MRI检查:具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可预计气道闭塞的程度和长度,以及评价纵隔情况。
3.声学检查 呼吸音频谱分析发现,正常人峰值频率和频率谱群主要位于200Hz以下。胸外型上气道阻塞患者,其呼吸音的峰值频率显著增加,大多大于基线的3倍,频率谱群增宽并移向大于200Hz的高频区。上述变化在吸气相均大于呼气相,且颈部的信号强于胸部。可变型胸内阻塞时,呼吸音的频谱变化则为呼气相大于吸气相,胸部信号更强。因此,呼吸音频谱分析对判断气道阻塞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4.内镜检查 纤维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上气道,了解声带、气管环的变化以及呼吸过程中病变的动态特征,且可采集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故对诊断具有决定性作用。对疑为上气道阻塞者,均应考虑进行内镜检查。但严重呼吸困难者不宜进行检查,且对血管性疾病严禁进行活组织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气道梗死有重要意义。注意防止发热、头痛、咽痛、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注意上呼吸道局部炎症改变及眼部表现。注意心音强弱及心律有无异常。注意预防受凉、淋雨等诱因,有无感冒流行及与感冒患者接触史。注意预防流清水鼻涕、打喷嚏、稍咳、咽痛、疲乏、纳呆。
并发肺水肿。有上呼吸道咽喉部软组织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肿大,声带麻痹,喉或气管肿瘤,气管软化,以及复发性多软骨炎,气管内息肉肿瘤,炎性肉芽肿,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可并发急性心肌炎、肾炎、风湿热等等,注意检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