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性低血压又称原发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女性,往往具有家族遗传史。一般可无自觉症状,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也有体质性低血压的人,可出现精神疲倦,头晕乏力,心悸,心前区重压感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并且容易发生胃下垂、肾下垂、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其原因为体质较差,心脏功能较弱,心搏出量少,故以收缩压降低为主,但一般不会低于80mmHg。
1.风眩
多见于中老年,血压增高,脉象多弦。
2.耳眩晕
多为突发剧烈眩晕,有恶心呕吐耳鸣,水平性眼球震颤,血压多在正常范围。
3.神劳
血压一般不低,且以情绪不稳定,精神易激惹而脑力易疲劳为特点。
许多患者伴见有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浮浅、胃口不好、脚肿等症状。这些表现为夏季气湿较高时更显突出。本病以体质衰弱者及女性为多见。但也有人并无明显异常的感觉。
本病多见于体质瘦弱的女性。可有家族遗传史。病情缓慢而迁延。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视物昏花,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失眠多梦,面色苍白等。血压长期低于正常值,收缩压<12kPa(90mmHg)。无器质性病变和营养不良的表现。
体检时血压偏低,也有少数病人有轻度头昏、乏力、心慌等症状。低血压状况可长期持续存在,但各项理化检查正常。
1.神经检查
注意有无眼球震颤、Horner综合征,有无震颤、肌强直、共济失调、步态蹒跚、肌萎缩、腱反射亢进否,有无病理反射,感觉障碍,双侧体征是否对称。注意咽反射是否消失,舌肌有无萎缩。
2.一般检查
应测卧位及立位血压、心率,注意卧位血压正常或升高,站立时收缩压及舒张压迅速下降2.6~5.3kPa(20~40mmHg)或更多,而心率维持不变,血压及心率测定宜持续5~10min。冷压试验反应是否消失。
3.检验
测24h尿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排泄量是否低于正常(必要时)。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
4.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5.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
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劳累太过等,以致气弱血亏,心脉、清窍失其充养。以眩晕,疲乏,脉弱等为主要表现的眩晕类疾病。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体质瘦弱的老年妇女,并且可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平时有头晕、心跳、乏力的感觉,往往在医院查不出什么病。这是因老年人心肌张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丧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