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纤维织炎为骨科常见病,发病率高,多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肌肉纤维织炎的疼痛,肿胀,肌紧张,活动障碍等。以往多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口服或外用,疗效不十分理想。我们采用物理因子结合药物治疗,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且操作简单,见效快,疗程短。
一般二级甲类医院都可治疗
去医院看内科
肌纤维组织炎为运动系统的肌腱、韧带、筋膜或肌肉的纤维组织病变,是门诊理疗科常见病,好发于腰背,骶髂,颈肩等部位,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肌紧张、姿势异常和功能障碍等.自2000~2002年,作者采用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肌纤维组织炎治疗组45例,与音频电疗机(对照组)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取得较好疗效.
一般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损伤:较大、微小损伤均可引发此病。如运动时受伤或劳动时受伤,使肌肉、筋膜组织或骨与关节发生急性损伤,等组织逐渐纤维化后瘫痕收缩,可引起广泛疼痛。
2、寒冷与潮湿:冬季或春季发病者多,如夜间睡于潮湿、寒冷的地板上,早晨起来就可能发生腰背痛。
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可引起腰腿酸痛。
4、精神紧张:疼痛使患者精神紧张,后者使肌肉张力增加甚至痉挛,产生疼痛——痉挛——疼痛环,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加重。
5、与风湿症有关:风湿病人在风湿热后出现腰痛,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有纤维质炎表现。
1.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尤以两侧腰肌及髂嵴上方更为明显。腰部疼痛、发凉、皮肤麻木、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2.晨起痛,日间轻,傍晚复重,长时间不活动或过度活动均可诱发疼痛,病程长,且因劳累及气候性变化而发作。
3.查体时患部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触摸此点可引起疼痛和放射。
4.用普鲁卡因痛点注射后疼痛消失。
5.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
6.磁共振MR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1.X线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抗“O”或血沉正常或稍高。2.磁共振MRI检查,腰背部皮下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为渗出的液体信号。
临床上主要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抗链球菌溶血素O及类风湿性因子等,阳性结果表明其病因属风湿性或类风湿病变;阴性结果则用于其他类型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生理曲线消失,尤其是在发作期,但无其他特异性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