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骨硬化病,又称大理石骨症,或称原发性脆骨硬化症。是一种少见的全身性骨结构发育异常的先天性疾病,颅骨为好发部位之一。骨质极为密,并失去原来的结构,犹如大理石。但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尚可以伴贫血、眼萎缩及耳聋等情况。一般认为,绝大多数病人在出生前即已开始有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恶性(幼儿型)及良性(成人型)两种,前者常为死产或出生后死于贫血,预后差。
疾病鉴别:
1.致密性骨发育障碍 该患儿矮小,颅盖骨增大,额枕骨突出,常见有缝间骨,末节指骨发育不全,长骨密度增高但骨髓腔存在,患儿无贫血。 2.颅骨干骺发育不全 颅骨进行性增大变厚,骨质不脆,多在5岁以后才有表现。 3.颅骨骨干发育不全 主要表现为“狮面”增生,其他部位无骨破坏,骨塑形不佳,锁骨及肋骨增宽。 4.新生儿骨硬化 通常在1个月内消失。 5.贫血或白血病时并发的骨髓纤维化 有时很难与大理石骨症相鉴别,可借助血液检查及骨髓穿刺检查。 6.氟骨症 氟骨症为慢性氟中毒所致,病人有氟化物长期接触史或长期饮水含氟量超过允许量及用氟化物治疗骨髓瘤、骨质疏松症的病史。氟骨症不如石骨症那样均匀致密,同时氟骨症病变以躯干为主,而向四肢递次减弱,骨纹增粗呈网眼样改变,晚期可见韧带钙化和骨间膜钙化。氟骨症尿化验氟化物高达8mg/L以上。 另外本病还需与重金属中毒、维生素D中毒、甲状腺机能低下及先天性梅毒等区别。
疾病原因:
石骨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骨吸收异常有关,致使钙盐过量沉积于骨内,外观呈大理石或象牙样,脆性增加。本病有家族史,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子女中。有人认为属遗传性疾病。本病分轻重二型,轻型为显性遗传,重型为隐性遗传。
常见症状:
1.轻型 又称良性型,多见于青少年及成年人,预后较好。患者早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脑神经受压症状或无明显症状,到成年后常因X线检查才被发现。可有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2.重型 又称恶性型,常见于婴幼儿。发病早,进展快,神经系统与血液系统常受累。表现为贫血、出血、肝脾增大。神经系统表现为脑水肿、视力下降或失明、眼球震颤、巨头症、斜视、面神经麻痹、耳聋、脑积水、颅内出血、精神迟钝、癫痫及三叉神经受损、视神经萎缩等。
需做检查:
X线颅骨平片检查等。
疾病预防:
青年男女在婚前应该了解双方的家族病史,实行优生优育。因本病目前病因不明,怀疑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本病发生进一步的损害的关键。
并发症:
本病的患者,如发生颅骨硬化,可致脑积水及颅神经受压,导致眼萎缩,面瘫,失听等,副鼻窦腔隙变少,闭塞,引流不畅而致副鼻窦炎,贫血约占30%,重者可以致命,常伴有代尝性脾,肝及淋巴结肿大,易发生龋齿,导致下颌骨骨髓炎,有些病人可见鸡胸及串珠肋,在恶性型,大多为死产或在出生后短期内死亡,死亡原因多为感染及贫血;在良性型,本病预后良好,并发症较少见,但患儿的恢复情况则要看贫血的程度及其代偿情况而异,另外本病还可以并发长骨骨折等情况。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