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先天遗传因素,如先天性基因突变(mutation)、缺失(deletion)等所致免疫功能缺陷病,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ey diseases,PID)
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鉴别。SID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重要区别在于:
1.PID几乎都是特定的单基因缺失 导致相应的免疫活性细胞或免疫分子受损,表现出这种功能的完全缺失,且为不可逆的改变;而SID常为免疫系统多环节受损,但受损程度较PID轻,仅为部分功能受损,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immunocompromise)。
2.PID系关键位基因突变 除非免疫重建,否则其免疫功能缺陷将为终身性,SID为后天环境因素致免疫功能缺陷,虽也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仅系基因不完全性表达障碍,去除不利因素之后,免疫功能将可能恢复正常。
免疫缺陷病可以是由于某一细胞系所产生的某一蛋白质缺陷所致,也可以是多系统缺陷所致,下述为免疫缺陷病的常见病因。
1.遗传缺陷 在多个组织表达的单基因缺陷(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腺苷脱氨酶(ADA)缺乏症等)、局限于免疫系统的单基因缺陷(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伴酪氨酸激酶缺乏、有ε链的T细胞抗原受体异常等)、家族性易感的多因素疾病(如常见的变异型免疫缺陷病)。
2.药物和毒物 免疫抑制剂(如皮质激素、cyclosporine等)、抗惊厥药(如大仑丁)。
3.营养性或代谢性疾病 营养不良、蛋白丢失性肠病(如肠淋巴管扩张症)、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B12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如肠病性肢皮炎伴锌缺乏)。
4.感染 暂时性免疫缺陷(如水痘、风疹等)、永久性免疫缺陷(如HIV感染、先天性风疹感染)
5.染色体异常 DiGeorge异常(如22q11缺失)、选择性IgA缺乏症(如18-三体)。
从上述可见,免疫缺陷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原发性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往往不容易区别。在临床上,原发性免疫缺陷往往也会伴有其他系统的继发免疫缺陷,如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可出现继发的抑制正常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或单核细胞亚群。此外,同样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异常可以由于不同的基因缺陷或致病因子作用引起,而同一基因不同的点突变可引起病变严重程度的不一致,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有时要做出明确的免疫缺陷病病因诊断是比较困难的。
一直以来,为了便于寻找免疫缺陷病的病因,免疫缺陷病都是根据其是否累及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或补体而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在临床上有其实用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很多的免疫缺陷病不能明确地归到某一类上,同时这种分类的命名有时也会造成认识的混乱,如性联高IgM综合征有抗体的缺陷,但其缺陷的基因(该基因编码CD40的配体)在激活的T细胞上却是可以表达的。
目前,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如DNA复制、信息传递以及细胞黏附等)对免疫缺陷病进行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加深了对正常细胞分化过程的认识,也可以对某一免疫缺陷病做出明确的基因诊断。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缺陷病能够获得明确的基因诊断,对免疫缺陷病的遗传学诊断会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准确的遗传学诊断既可为基因诊断提供极有帮助的资料,也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PID的临床表现由于病因不同而极为复杂,但其共同的表现却非常一致,即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反复和慢性感染 是PI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1) 感染发生的年龄:大约40%于1岁内发病,40%在5岁内,15%于16岁内起病,仅5%发生于成人期。T细胞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病于生后不久即发病;以抗体缺陷为主者,由于有来自母体的抗体,一般在生后6~12个月才易发生感染。成人期发病者多为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16岁以内发病者主要为男性(80%),成人期发病者主要为女性(60%)。
(2)感染的病原体:一般而言,抗体缺陷时易发生化脓性感染。T细胞缺陷时易于病毒、结核杆菌和沙门菌属等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也易于真菌和原虫感染。补体成分缺陷好发生奈瑟菌属感染。中性粒细胞缺陷时的病原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PID感染的病原菌的毒力并不很强,常为机会感染。
(3)感染的部位:以呼吸道最常见,如反复或慢性中耳炎、鼻窦炎、结合膜炎、支气管炎或肺炎。其次为胃肠道,如慢性肠炎。皮肤感染可为脓疖、脓肿或肉芽肿。也可为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脑膜炎和骨关节感染。
(4)感染的过程:常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治疗效果不佳,尤其是抑菌剂效果更差,必须使用杀菌剂。抗菌药物的剂量宜偏大,疗程应较长,才有一定疗效。
感染虽然是PI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并非全部易感人群都是PID。一些非免疫性因素也可造成感染易感性,在考虑PID的诊断时,应排除这些可能性。这些疾病包括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尿毒症、先天性心脏病和镰状细胞性贫血;局部病变,如尿路结石、气道异物、囊性纤维变性、支气管纤毛发育不良、颅骨骨折、体内异物(各种导管和侵入性操作)和严重外伤等。此外,还应排除各种引起SID的因素,如营养紊乱、抗细胞药物治疗和肿瘤等。
免疫缺陷病的患儿对各种病原的易感性增加,主要特点为: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细菌感染、持续感染,对抗感染治疗反应甚差甚至完全没有反应。免疫缺陷的患儿感染发生的特点常常表现为感染的发生次数增加,加上以下②到⑦的其中一个或几个特征:
①感染的发生频率:免疫缺陷病患儿发生感染的次数较正常儿明显增多。
②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样的感染在免疫缺陷的患儿其程度要更加严重。
③感染的持续时间:免疫缺陷的患儿通常感染发生后其持续的时间比正常儿长。
④反复感染:即一次感染发生后症状尚未完全消失,第二次感染又接着发生。
⑤对抗生素的依赖性增加。
⑥感染发生后可并发正常儿少见的或极为严重的并发症。
⑦非常见病原菌的感染,常常发生机会致病菌的感染。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淋巴瘤 PID患儿若未因感染而死亡,随年龄增长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肿瘤。肿瘤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10~100倍。以B细胞淋巴瘤多见,细胞淋巴瘤和霍奇金病也可见到。PID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皮肌炎、免疫复合物性肾炎、1型糖尿病、免疫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关节炎等。
3.其他临床表现 常有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少见致病菌引起感染,皮肤病变(如皮疹、脂溢性皮炎、脓皮病、坏死性脓肿、脱发、湿疹、毛细血管扩张、疣等)、顽固性鹅口疮、腹泻和吸收不良,难于治愈的鼻窦炎、乳突炎,反复的支气管炎、肺炎,自身免疫病的表现,淋巴结、扁桃体缺如,血液系统异常: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缺陷,除了主要累及免疫系统外,其他的组织器官也可受累,因此,临床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可出现各种的症状与体征。某些PID存在特殊的表现,包括胸腺发育不全伴有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病和低钙血症;白细胞黏附分子功能缺陷常出现脐带延长脱落。湿疹、出血是Wiskott-Aldrich综合征特有的表现。
4.少见的表现 体重减轻、发热,慢性结膜炎,牙周炎,淋巴结病,肝脾肿大,严重的病毒性疾病,慢性肝脏疾患,关节痛或关节炎,慢性脑炎,反复的脑膜炎,坏疽性脓皮病,胆管炎、肝炎,出现严重的接种后反应,支气管扩张,尿道感染,脐带脱离延迟,慢性口炎。
5. 家族史 多数PID有明显家族史,在筛查可疑病例和找寻带病者时,家族史的询问尤其重要。可能发现约1/4患儿家族中有因感染致早年死亡的成员。一旦发现可疑患儿,应进行家谱调查。PID现症者偶尔是基因突变的开始者,因而家族中无类似病人。患儿家族中过敏性疾病患者如哮喘、湿疹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
6.体格检查 若感染严重或反复发作,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体重下降或不增;可伴营养不良和中至轻度贫血。B细胞缺陷者,其周围淋巴组织如扁桃体、腺样体和淋巴结变小或缺如。也有个别PID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者。反复感染可致肝脾肿大,其他感染体征也能见到。
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及症状虽然提供了诊断线索,但最后都依赖于免疫水平的检测以及对试验结果的正确评价来确诊。对临床表现提示免疫缺陷的患儿应先做过筛检查,若无异常发现而临床上仍然提示免疫低下的小儿应做进一步的免疫检测试验。
1.体液免疫功能检查 体液免疫反应筛选检查常用单向免疫扩散法, 测定血清IgG、IgA和IgM。
(1)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正常值的差异: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正常值随年龄和地区有差异,应使用本地区的,最好是本单位各年龄组正常值。一般血清IgG<2g/L、IgA<50mg/L、IgM<100mg/L可视为缺乏。
②测定血清白蛋白:以除外由于蛋白质缺乏或丢失过多所致低免疫球蛋白血症。
(2)血浆蛋白定量和蛋白电泳:是筛查体液免疫缺陷的必要手段。根据丙种球蛋白的绝对和相对值,可判断Ig合成是否减少。如果丙种球蛋白定量少于6g/L,醋酸纤维薄膜蛋白电泳丙种球蛋白低于0.125(12.5%),则应进一步做Ig定量检查。
(3)血清Ig及亚类定量:
①血清Ig含量测定:是检测B细胞功能最常用的试验。其中IgG、IgM及IgA多采用单向琼脂免疫扩散法测定,而IgD和IgE因含量极少则采用放免法(RLA)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当Ig总量<4g/L或IgG含量<2g/L时,则极易感染。血清Ig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需设定当地各年龄组正常值,若IgG含量低于正常值2SD以下应视为异常;患儿有反复细菌感染而Ig浓度正常时,不能排除抗体缺陷症或IgG亚类缺陷,应作进一步检查;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且正常值范围极宽,故只有测定某个过敏原的特异性IgE才较有意义。
②IgG亚类的测定:血清IgG正常或偏低,而又高度疑有体液免疫缺陷者,可测定血清IgG亚类。可采用ELISA或单向免疫扩散法,对各亚类单克隆抗体进行测定。低于本地区同龄儿童正常值2SD者疑为低下。
(4)抗体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值正常,而又高度疑有抗体缺陷者,应测定特异性抗体及抗体反应。临床上常检测:
①天然抗体:包括血型抗体(抗A及抗B)的同族凝集素、噬异凝集素、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以及对大肠埃希杆菌的抗体等,均可用来检查IgM功能。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非AB血型个体,生后6个月以上抗Al型和B型抗体滴度至少分别为1∶8和1∶4,1岁以上抗A和抗B的抗体滴度至少分别为1∶16和1∶8。若滴度低于正常则提示抗体缺陷。
A.噬异凝集试验<1∶10或6个月婴儿同族血凝素抗A<1∶8,抗B<1∶4,提示IgM抗体缺乏。
B.12岁以下儿童抗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素O(抗O)<1∶50者疑为IgG抗体反应差。
②疫苗接种后抗体:接种麻疹疫苗、伤寒疫苗和百白破三联疫苗后可分别检测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滴度较低则表明缺乏抗体反应。
A.白百破疫苗(蛋白抗原):未接受免疫者完成接种2周后或已接受免疫者加强注射1次后2周测定特异性抗白百破抗体效价(应有正常对照),或作锡克试验(皮试红斑>10mm为抗体不足)。
B.其他蛋白抗原:接种乙肝疫苗后测定抗乙肝病毒抗体。有条件者可用噬菌体Φχ174免疫后检测抗原清除和抗体反应(应有正常对照)。以上两种疫苗主要激发IgG1和IgG3抗体反应。
C.多糖抗原:常用纯化的多糖抗原有肺炎球菌和脑膜炎球菌多糖,接种2周后测血清特异性抗体,主要为IgG2成分。2岁以下婴幼儿因IgG2产生能力差,检测意义不大,此时应接种与蛋白载体结合的多糖抗原,以利于激发IgG2抗体的产生。
疑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应禁用活疫苗(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和风疹)。
③锡克试验:一般在预防接种或加强注射2周后进行,注射局部出现红肿者为阳性反应,表明IgG类抗体功能不良。应注意少数患儿该实验结果可为阴性,特别是在重复试验之后。
④必要时可注入新抗原(流感嗜血杆菌的多糖抗原等),以观察相应抗体的水平。
(5)B细胞检测:用单克隆抗B细胞表面抗原CDL9和CD20抗体,以免疫荧光标记法计数B细胞,观察B细胞是否减少。主要借助B细胞表面标志进行检测,测定B细胞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采用免疫荧光法。
①B细胞表面抗原及亚类测定:常应用抗人单克隆抗体,经荧光免疫方法测定B细胞特有的表面抗原(主要为CDL9和CD20);或检测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Ig),包括SIgG、SIgA、SIgM及SIgD,以区分B细胞亚类。B细胞数量一般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20%~30%。判定结果时应注意与本实验室相应年龄组的正常值相比较。
②B细胞功能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美洲商陆(PWM)刺激后,转化为产生Ig的浆细胞。测定其上清液中的Ig浓度,以评价B细胞功能。
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细胞免疫功能检测
(1)淋巴细胞计数、形态及外周血象:
①淋巴细胞计数:是既简便又直接的免疫缺陷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数低于1.2×109/L应考虑为T细胞缺陷,应多次复查以确定是否持续减低。
②小淋巴细胞减少:很多细胞免疫缺陷病常出现小淋巴细胞减少,大淋巴细胞的胞浆淡染,形似单核细胞。
③贫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有些免疫缺陷病患儿易伴发不同程度的贫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这可能与自身抗体有关。
④嗜酸性粒细胞增高:T细胞缺陷者可合并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或单核细胞增多症,偶见血小板增多症。
(2)T细胞功能体内检测:即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HT),皮内注射0.1ml抗原或丝裂原引起局部皮肤免疫应答,可作为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筛选。
①延迟性皮肤超敏反应(DCH):皮内注射抗原0.1ml,于48~72h观察注射部位的反应,若红、肿、硬结直径10~15mm为阳性反应,大于15mm为强阳性反应。需同时观察5种抗原,均为阴性时才表明T细胞功能缺陷。常用的皮试抗原天然抗原的有结核菌素(PPD)、链激酶-链导酶(SK-SD)、白色念珠菌素等3种,其中PPD、SD-SK较适用于儿科。
②结核菌素1∶100~1∶1000旧结核菌素,或10U结核菌素蛋白纯衍化物(PPD),72h观察结果,阴性反应者再用50U重复试验。
③念珠菌液1∶10~1∶100,观察48h。
④毛癣菌液1∶30,观察48h。
⑤腮腺炎:原液注射,6~8h观察抗体反应(Arthu反应),48h观察DCH反应。
⑥破伤风、白喉毒素1∶100,观察48h。
⑦其他:无上述条件者,亦可选用植物血凝素(PAH)66.6mg、链激酶-链导酶1~5U,观察24h。红晕>7mm者为阳性。PHA皮试不需事先致敏,宜用于儿科,但目前对PHA试验的意义尚有争议。若皮试结果为阴性,提示可能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判断结果时应注意:
A.一种抗原皮试的诊断意义较小,宜用至少2~3种抗原同时检查,综合考虑所得结果将更有意义。
B.需结合预防接种史和既往病史来分析阴性皮试的临床意义。
C.新生儿皮试结果与细胞免疫功能不完全相符,可作X线检查,有胸腺影者可排除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3)体外T淋巴细胞的检测:周围血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或酶标法检测总T细胞(CD3 )、(CD4 )和CD8 细胞。CD4 T细胞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抗原,又可分为Ⅰ类或Ⅱ类辅助性T细胞(Th1 CD3 或Th2);CD8 T细胞识别MHCI类抗原,主要参与细胞介导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CD4 /CD8 T细胞数量异常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疾病。测定CDL6表面标记以计数自然杀伤细胞(NK)。疑及高IgM综合征者,用佛波脂酸(PMA)和ionomycin活化T细胞后,检测CD40配体表达。
①T细胞及其亚群计数:使用CD系统单克隆抗体,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或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可反映T细胞数量和T亚群间的比例。
A.T淋巴细胞计数:成熟的T细胞表面具有CD2和CD3,采用抗CD2或CD3单抗可计数T细胞。
B.T细胞亚群计数:用抗CD4和CD8的单抗可计数两大T细胞亚群并计算比例。正常人外周血中T细胞约占单个核细胞的70%,CD4/CD8比值为1.7±0.4。
②体外T细胞功能检测:可用多克隆丝裂原PHA、美洲商陆(PWM)和刀豆素A(conA)、其他抗原(PPD)、真菌、链激酶、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超抗原(如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同种异体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涉及信号传递系统的抗T细胞表面单克隆抗体(CD3、CD2、CD28和CD43抗体)刺激T细胞,观察以下功能:A.活化功能: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测定IL-2Rα(CD25)、转铁蛋白受者(CD71)和MHCⅡ类分子表达。B.增殖功能:形态学观察淋巴母细胞转化或3H掺入观察增殖指数。C.分化功能:培养上清液中IL-2、IL-4、IL-6及IFN-γ等细胞因子的活性测定。以上试验均应设对照组。T细胞缺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检测T细胞对体外刺激因子的反应性,即分裂、增殖及转化为母细胞的能力。刺激因子包括(PHA、ConA)等丝裂原、(PPD、白色念珠球菌素等)抗原、针对T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和同种异体细胞等,其中念珠菌皮肤试验是最有价值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有:
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T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和(或)转化率,或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测定转化细胞的DNA合成能力,结果以每分脉冲数(CPM)或刺激指数(SI)表示。当SI<3时,提示T细胞免疫缺陷;
B.介质释放的检测:测定上述转化过程中产生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及其他淋巴因子,借助测定IL-2、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来反映T细胞功能。
C.活化抗原的表达(如细胞表面IL-2受体的测定);
D.协同细胞培养:用协同培养方法测定T辅助细胞与T抑制细胞的功能。
3.吞噬功能检测
(1)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形态: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为异常。而Chédiak-Higashi综合征等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粒细胞内的某些异常(如巨大溶酶体颗粒)。
(2)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查:吞噬细胞功能测定包括周围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形态观察,以单克隆抗CDL4抗体标记计数巨噬细胞,用硝基四唑氮蓝(NBT)还原法检测吞噬和杀菌力,以化学发光试验了解其超氧根释放能力。CDL1a、b、c单克隆抗体染色可证实有无黏附分子缺乏。包括随意运动和趋化运动的检测、吞噬和杀菌试验、NBT还原试验和化学发光试验等。原发性吞噬功能缺陷病。
①运动能力检测:如果白细胞运动能力差,当发生感染时,无脓液形成,表明白细胞运动能力和趋化因子异常。
A.随意运动检测:可以通过观察白细胞从毛细血管中游出、或通过微孔滤膜以及在琼脂中扩散等方法加以判断。懒白细胞综合征、Chédiak-Higashi综合征等白细胞随意运动减弱。
B.趋化运动检测:常用方法有Rebuck皮窗试验、Boyden趋化试验、琼脂糖趋化试验及肾上腺素刺激试验等。
②吞噬和杀伤试验:一般采用Quie定量杀菌试验,可分别测定血清调理作用、胞吞作用和杀菌作用活性。正常人白细胞在120min内细菌清除率可达95%,而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的白细胞在同样时间内杀灭的细菌不足10%。
③NBT还原试验:是一种简便而敏感的定性方法,NBT还原试验的正常值在10%以下,而慢性肉芽肿患者常<1%。
④化学发光试验:该法与NBT试验的结果相平行,但更加敏感,可用于评价吞噬细胞的代谢(氧化杀菌功能、调理活性和体液-吞噬细胞系统)的综合水平。
(3)脾扫描:在怀疑脾缺如时,如败血症反复发作,出现异形红细胞,或末梢血涂片上有Howell-Jolly小体,应作脾扫描。静脉注射放射胶体金后,右上腹探测如缺乏放射活性则可确诊为无脾症。
4.补体和调理素检测 对于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正常,而又有反复感染的病人,应怀疑补体系统缺陷。
(1)补体成分的测定:补体测定包括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 )、单个补体成分(如C1q,r,s,C2~C9)和补体调节因子(如D因子、H因子、I因子、备解素和C1抑制因子)测定。补体缺陷病。
主要测定C3,能较敏感地反映体内补体激活情况,可作为有些疾病的活动性指标之一(但必须排除肝细胞病损等C3生成障碍疾患)。必要时可测定C1q、C2、C4、C5和C7等。C3 、C4含量常使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C3b、C4b及C5~7对细菌的调理作用则可用化学发光试验间接测定。
(2)调理素测定:当病原微生物入侵时,如发现白细胞功能正常,而其吞噬作用却未增强,应怀疑调理素缺陷。常见于镰状细胞贫血、C3缺乏症、C5功能异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等。
5.其他检查
(1)血液学检查:包括末梢血象、血沉(ESR)、红细胞及血小板方面的某些特殊检查,是很有价值的筛选试验。ESR正常则可排除慢性细菌感染;而红细胞Howell-Jolly小体的检查有助于确定先天性无脾症;而Wiskott-Aldrich综合征常有血小板形态的异常。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109/L,除外继发性因素后,提示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或胸腺发育不全。淋巴细胞计数正常不能排除SCID。男性患儿血小板数量减少、体积变小,提示Wiskott-Aldrick综合征。
(2)活体组织检查:此检查对于免疫缺陷病的诊断很有意义。包括:
①淋巴结活检:注射白百破三联菌苗于下肢皮下,应在局部抗原注射后5~7天进行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若淋巴结浆细胞缺如、皮质变薄、生发中心缺失及淋巴滤泡很少,提示抗体为主的免疫缺陷;如发现淋巴结皮质下深层淋巴细胞缺少提示细胞免疫缺陷,而皮质浅层及生发中心淋巴细胞缺少时有体液免疫缺陷可能。同时有皮质副区的淋巴细胞缺如则提示SCID。因伤口局部易继发严重感染,此法不作为常规检查。
②直肠和小肠黏膜活检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直肠组织浆细胞淋巴样细胞,有助于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和选择性IgA缺陷病的诊断。常用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学方法,直肠黏膜的浆细胞及类淋巴细胞明显减少甚至缺如常提示为CVID或SIgAD。
③骨髓检查:可除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了解浆细胞和前B细胞数量。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或网状组织发育不全患者,骨髓中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均显著减少。Bruton综合征骨髓中很难找到浆细胞(但5岁以下的婴幼儿也极少见到浆细胞)。
(3)特殊检查:疑为SCID或T细胞免疫缺陷的患儿有条件时应进行血标本中腺苷脱氨酶(ADA)及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的定量分析;对于酶正常的SCID或其他严重的T细胞免疫缺陷,如MHCⅠ型和(或)Ⅱ型抗原缺陷及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可进行适当的细胞表型(MHCⅠ型、Ⅱ型抗原)和(或)功能的测定。
95%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甲胎蛋白增加(40~2000mg/L),有助于区别其他神经系统疾患。测定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酶,红细胞或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可明确有无这些酶活性下降。染色体检查对诊断共济失调毛细胞血管扩张症和胸腺发育不良有帮助。
6.基因诊断 经过初筛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对已明确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疾病进行基因学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咨询。
常规做X线、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
X线检查:结合正侧位胸部透视或平片,注意胸腺影的存在及大小。6个月内幼婴缺乏胸腺影,提示胸腺发育不良。鼻咽部腺样体组织很小或无阴影也为诊断细胞免疫缺陷的直接线索,均宜结合临床淋巴结触诊及细胞免疫检测确诊。
1.孕妇保健 已知一些免疫缺陷病的发生与胚胎期发育不良密切相关。如果孕妇受到放射线照射、接受某些化学药物的治疗或发生病毒感染(特别是风疹病毒感染)等,则可损伤胎儿的免疫系统,特别是在孕早期,可使包括免疫系统在内的多系统受累。故加强孕妇保健特别是孕早期保健十分重要。孕妇应避免接受放射线,慎用一些化学药物,注射风疹疫苗等,尽可能防止病毒感染。还要使孕妇加强营养,及时治疗一些慢性病。
2.遗传咨询及家族调查 虽然大多数疾病不能确定遗传方式,但对确定了遗传方式的疾病进行遗传咨询是很有价值的。如果成人有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将提供他们子女的发育危险性;如果一个小孩患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联免疫缺陷病,就要告诉父母亲,他们下一胎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对于抗体或补体缺陷患者的直系家属应检查抗体和补体水平以确定家族患病方式。对于某些已能进行基因定位的疾病,如慢性肉芽肿病,患者父母、同胞兄妹及其子女均应做定位基因检测,如果发现有患者,同样应在他(她)的家庭成员中进行检查,患者的子女应在出生开始就仔细观察有无疾病发生。
3.产前诊断 某些免疫缺陷病能进行产前诊断,如培养的羊水细胞酶学检查可诊断腺苷脱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联合免疫缺陷病;胎儿血细胞免疫学检测可诊断 CGD、X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从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儿的出生。PID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早期准确诊断,及早给予特异性治疗和提供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甚至宫内治疗)非常重要。
经过初筛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者,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对已明确基因突变或缺失的疾病进行基因学诊断,有助于产前诊断和遗传学咨询。
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PID疾病登记工作,一些跨国多中心研究机构对PID单病种进行登记以了解该病全球发病率及各地区和人种的相对发病率。对一些基因突变位点已明确的PID,则正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疾病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关系。我国至今尚未建立完整的PID疾病登记系统,因此无法得到我们自己有关PID发病率的资料,更不能对疾病的基因进行分析。1999年中华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免疫学组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PID的疾病登记工作,全国不同区域的14个有实验室条件的单位作为登记中心。已有许多儿科医生将可疑或确诊的PID送往上述登记中心,希望广大儿科工作者能积极响应这项工作,共同促进我国儿科免疫学的发展。
反复发生各种感染或机会感染,生长发育延缓,常见败血病、脑膜炎、骨髓炎等深部严重感染,可发生坏疽性脓皮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支气管扩张;可发生再障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以及严重的接种后反应,并可并发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