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疾病名称:
疾病别名:
疾病部位:
--请选择--
背部
腹部
颈部
皮肤
全身
生殖部位
四肢
头部
臀部
胸部
腰部
男性股沟
女性盆骨
上肢
下肢
鼻
耳
口
头
眼
牙
眉
毛发
盆腔
其他
男性胸部
女性胸部
添加部位
科室分类: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感染内科
老年病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透析科
变态反应科
癫痫科
甲亢科
面瘫科
糖尿病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普通外科
泌尿外科
神经外科
胸外科
整形外科
肛肠外科
肝胆外科
乳腺外科
心血管外科
心脏外科
器官移植
微创外科
功能神经外科
腺体外科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妇产科综合
妇科
产科
计划生育科
妇科内分泌
遗传咨询科
产前检查科
妇泌尿科
不孕不育
乳腺科
--请选择--
--请选择--
内科
外科
儿科
传染病科
妇产科
精神心理科
皮肤性病科
中医科
肿瘤科
骨科
康复医学科
麻醉医学科
介入医学科
其他科室
营养科
五官科
医技科
医学影像学
--请选择--
心血管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内科
消化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肾病内科
血液内科
感染内科
老年病内科
风湿免疫内科
透析科
变态反应科
癫痫科
甲亢科
面瘫科
糖尿病
--请选择--
*
疾病内容:
盆底痉挛综合征(spastic pelvic floor syndrome,SPFS)是指用力排便(力排,下同)时,盆底肌肉收缩而不松弛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排便不规则,便次少,排便困难、不适和疼痛。
疾病鉴别:
与耻骨直肠肌综合症鉴别。
疾病原因:
本综合征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先天异常、炎症和滥用泻药有关。这种功能紊乱很可能是正常肌肉的功能障碍,而不是异常肌肉的持续痉挛,因为肛门测压和肌电图都证明在肛门静止和紧闭时外括约肌的功能是正常的。有些患者的粪便结肠通过时间延迟,进行次全结肠切除术并无收益,所以盆底痉挛缩合征患者的结畅通过时间延迟应看作是由出口授阻引起的粪便攒留所致,而不是结肠的动力下降。1993年,Stelzner发现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的持续性便秘与括约肌活性增高有关。盆底痉挛综合征还可能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有关,因为通过感受器水平的刺激能治疗盆底痉挛综合征。其作用机理可能是使传导触觉的神经纤维,特别是Aβ纤维去极化,Aβ纤维产生突触前抑制,抑制向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传人,从而使产生痉挛的肌肉舒张。和所有的功能性疾病一样,盆底痉挛综合征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
常见症状:
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均有排便困难、不适和疼痛等症状;排便2~3日1次。可有腹胀、便血和长期便秘,用力排便时,腹内压增高,使会阴下降,导致盆底肌张力逐渐减弱;会阴部神经可能同时受到损害;也可发生其他继发性变化(如肠疝、内脏下垂等),肛门指诊有直肠前突,粘膜松弛或内痔及外痔等。
需做检查:
会阴部检查、直肠指俭、乙状结扬镜检及钡灌场排除器质性病变。 1、 肛门测压:分别测量静止和肛门紧闭时的肛门压力。盆底痉寥综合征患者肛门测压多为正常。 2、肌电图:将同心针电极和特制单纤维针极由臀沟尾骨尖下方刺入皮肤。向耻骨联合上缘方向进针1~1.5cm至肛门外括约肌浅层,1.5~2.5cm至肛门内括约肌,3~3.5cm至耻骨直肠肌,把3根同心针电极分别输入3导单独放大器的肌电图仪上,便可观察和记录肌肉各种状态下的肌电活动。单纤维肌电图还需在上述肌肉上不断移动特制的针极,待找到动作电位对后,嘱患者保持肌肉轻度收缩到持续放电超过100次经上时,计算机开始记录,分析和贮存该电位对的平均连续电位差(jitter)。每个记录点记录100对电位时,每块肌肉至少完成20个不同部位的记录点。肌电图和单纤维肌电图对临床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102例患者研究,常规肌电图和单纤维肌电图对盆底痉挛综合征和耻骨直肠肌肥厚征均非常敏感,异常率分别为89.3%和92.6%。 3、结肠通过时间:用20个不透X线的标记物来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检查。在吞下标记物后的第1~5天拍腹部X线片,全部标记物排出后,就无需再行X线检查。盆底痉挛综合征患者可延长,也可正常。 4、排粪造影:通过一个宽而短的肛管,将造影剂注射到肛门内。患者坐在特制的中间有孔的座位上,将造影刑排人一个透X线的塑料容器内,对其肛门直肠部作露态和动态的观察。排粪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手段,可确认有否盆庇痉挛综合征和并发其他异常,能为临床选择疗法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依据。盆底痉事综合征的排粪造影表现主要反映在肛直角(ARA)和有否耻骨直肠压迹(PRMI)及其深度上。卢任华根据静坐和力排时测得的ARA的变化,并结合PRMI及其深度将盆底痉挛综合征分为4度,在分度的基础由还可结合会阴下降、肠疝、内脏下垂答继发表现全面分析。卢任华通过对59切盆底痉挛综合征和直肠前突患者的分析,在国际上最先发现了一新的X线征象,因其醋似一游泳的鹅,故称为物鹅征,其出现率为100%,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疾病预防:
适当进行运动,积极防止便秘。
并发症:
并发肠疝、内脏下垂等。
修改原因: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