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呈现两种形式。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尤其穿壁性梗死常伴随的急性心包炎症,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icarditis),于梗死后的2h至5天,一般在10天内出现。
临床表现需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包炎、心肌梗死延展和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长期抗凝治疗继发血性心包积液相鉴别。
1.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包炎 多于梗死后1周内发生,常为前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扩展到心外膜引起局限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头48h即可听到心包摩擦音,持续2~3天,超过3天提示预后不良。
2.心肌梗死延展或再梗死(Dressler综合征) ①具有特征性“心包痛”,与呼吸,体位有关,对硝酸甘油治疗无反应;②心电图无新Q波出现;③CK-MB无明显上升,有时心包炎症浸润心外膜下心肌,使CK-MB轻度升高。
3.心肌梗死后长期抗凝治疗继发血性心包积液 X线胸片发现心包积液,肺部浸润性阴影,少数有咯血症状者,还需与肺炎和肺梗死相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累及心包而产生局限的偶尔广泛的纤维性心包炎症。Dressler综合征是机体对坏死心肌组织的一种自身免疫反应。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呈现两种形式。一种为急性心肌梗死,尤其穿壁性梗死常伴随的急性心包炎症,称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pericarditis)。于梗死后的2h至5天,一般在10天内出现。临床主要表现为具有心包炎症的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心包摩擦音以前报道为20%,但若能反复多次的心脏听诊,其发生率可达2/3以上。心包积液量常很少;但在溶栓或抗凝治疗时,心包积液可以大量或为血性,甚至可发生心脏压塞,需穿刺放液。其病变是梗死坏死区心外膜下炎症反应,并波及邻近心包,为局限性纤维素性心包炎。此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即可控制症状。
另一种形式的心包受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7~10天后,称为Dressler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主要是胸痛伴发热和不适感。发热一般可达38~39℃,偶可达40℃,持续1~2周或3~6周。胸痛为压榨样或重压感,病人可能极度痛苦以致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再发,但也可能较轻,病人只感胸部钝痛或仅有轻度不适感。胸痛可持续数天,轻者可能只持续数小时,长者可达数周。疼痛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颈部两侧、下颌部、肩部、臂部、背部或上腹部。深呼吸可加重胸痛。病人常取坐位,上半身前倾以减轻胸痛。体检的主要发现为心包膜摩擦音,又时伴有胸膜摩擦音,心包摩擦音可持续2周以上。心包积液的液量不多以致不易被发现,因之有些病例可能被误诊或漏诊。利用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小量的心包积液。心包腔内积液量较大时,心界可向两侧扩大。心包内液体为浆液性,或为血性浆液,偶可为血性。
1.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 多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周内,具有心包炎症的心前区痛和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量常很少。此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用止痛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即可控制症状。
2.Dressler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偶见1年后发病,可反复发作。急性起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心前区疼痛和胸痛。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有时易误诊再梗死后心绞痛。心包积液少至中等量,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少见。抗心肌抗体阳性,无再梗死心电图改变,CPK-MB无明显升高可与再梗死作鉴别。
1.血化验白细胞增多。
2.血沉增快。
3.血中可测到抗心肌抗体。
4.可有急性心肌梗死原发病的血清酶学增高。
1.X线 心影扩大,单侧(常为左侧)或双侧胸腔积液,有时可见肺内渗出阴影。
2.超声心动图 心包积液,心梗后约4/1患者出现少量心包积液。
3.心电图 有原心梗ST-T改变,部分患者有急性心包炎典型ST-T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包炎常无广泛的ST段抬高,除非炎症是弥散的。
冠心病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冠心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包炎的根本措施是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1.一级预防 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对整个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避免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心理平衡,减少冠心病的发生。②控制患病的危险因素:针对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吸烟以及有家族史等情况给予积极的处理。处理方法包括:药物控制血压、纠正血脂代谢异常、戒烟限酒、适当体力活动、控制体重、控制糖尿病等患病危险因素。
2.二级预防 预防冠心病的复发及病情加重。使用有效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等。
心肌梗死后心包炎可有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多见急性心肌梗死性心包炎。Dressler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偶见1年后发病,可反复发作。急性起病,常见症状为发热、全身不适、心前区疼痛和胸痛。疼痛的性质与程度有时易误诊再梗死后心绞痛。心包积液少至中等量,大量心包积液心脏压塞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