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综合征多发生在早产儿,因肺未成熟所致,部分肺泡因充气不良而萎陷,部分肺泡因过度通气呈囊性气肿。多在生后1周末或以后发病,以进行性、间歇性或反复出现的呼吸困难伴发绀为特征。此处就典型的Wilson-Mikity综合征加以概述。
1.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CPIP) 与早产儿慢性肺功能不全(CPIP)症鉴别,此病多发生在1000g以下的早产儿,肺不成熟程度可以轻型至重型(即重度Wilson-Mikity综合征)。刚出生时肺功能正常,生后2~3周部分出现充气过度,部分肺出现肺不张。临床上出生初3天无症状,第2周后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伴有呼吸暂停,此时X线片仍可能正常,但也可出现气体分布不均或小的气囊肿,第3~4周症状减轻。2个月后完全恢复。肺功能不全根据肺不成熟程度可轻可重。这种患儿无氧中毒,有的病例起病前未接受氧治疗,病理上肺部只有气体分布不匀,而无氧中毒时的坏死和修复。
2.BPD 多见于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有高浓度吸氧及呼吸机应用史,患儿呈慢性持续性或进行性呼吸功能不全,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对氧及呼吸机的依赖,胸片持续有致密阴影。早期支气管分泌物有ET-1及IL-8升高。
3.NRDS 多见于早产儿生后6~12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X线早期双肺野普遍透光度减低,见支气管充气征,重者呈白肺。
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由于肺不成熟,呼吸单位变异,呼吸毛细支气管的肺泡在数量与形态上均有变异所需的通气压力及阻力增大,主要发生于胎龄<32周及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与本病有关其他因素包括氧中毒,宫内感染和反复乳汁吸入等,但最主要因素还是未成熟的肺泡在出生后迟缓而不均匀的发育,未成熟的部分因充气不良而萎陷,较成熟部分的肺泡过度通气呈囊性气肿。
发病常在出生后第1周末或更晚,起病缓慢,表现为间歇性发绀,呼吸增快,三凹征,发病2~6周呼吸症状逐渐加重,表现为对氧的依赖和严重呼吸窘迫,可持续数月,藤村正哲根据病情将此综合征分为4型:
1.Ⅰ型(呼吸功能不全,肺性心型)
呼吸困难12个月以上,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其中部分病例呈肺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换气不全,必须人工呼吸,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氧依赖,预后较差。
2.Ⅱ型(努力呼吸型)
中等度三凹呼吸,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但可有轻度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喘鸣,呼吸困难及发绀1~2周好转,三凹呼吸1岁前后消失,残留慢性肺气肿。
3.Ⅲ型(三凹呼吸型)
三凹征比Ⅱ型轻,呼吸增快,血气分析在正常范围内,不需给氧,有一过性喘鸣。
4.Ⅳ型(一过性喘鸣型)
为最轻一型,呼吸增快,轻度三凹,平均2~3个月消失,乳儿期有一过性喘鸣。
脐带血或早期新生儿血清IgM3.0g/L以上,胎盘有慢性羊膜炎及亚急性脐炎,血气检查呈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和CO2潴留表现,三大常规均正常。
1.胸部X线检查
X线的特征为两肺有广泛蜂窝状气囊肿,壁厚,两肺过度充气,第Ⅰ,Ⅱ型二肺弥漫性气囊肿,两肺门周围浸润,条索影向两侧上,下肺野为融合性气肿,并有纵隔疝形成,第Ⅲ,Ⅳ型胸片呈小圆形气囊肿。
均有骨质稀疏伴后肋骨多发性骨折。
2.肺功能测定
示功能残气量及潮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增高。
病因尚未阐明,但与宫内感染、反复吸入乳汁、氧中毒或缺氧等因素有关。因此应作好孕期保健工作,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作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防治宫内和生后缺氧,各种缺氧性疾病做氧疗时,防止发生氧中毒等,均为预防本症应注意的问题。孕妇不宜饮茶过多、过浓,因为茶中的茶碱(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会使胎动增加,乃至危害胎儿生长发育。
并发呼吸窘迫、低氧血症、高磷酸血症、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喘鸣等。部分病例呈肺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换气不全,必须人工呼吸,由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氧依赖,预后较差。轻度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喘鸣,呼吸困难及发绀1~2周好转,三凹呼吸1岁前后消失,残留慢性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