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症亦称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悸、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表现,伴有其他神经症为特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心脏神经症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甲状腺功能亢进 由于心悸、紧张、多汗、易激动、心率增快、心搏动增强、手震颤等类似心脏神经症表现。但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有甲状腺肿大,检查血清T3、T4和甲状腺吸131I率增高,可资鉴别。
2.心绞痛 以心绞痛样为主要表现的心脏神经症患者,应与冠心病或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的心绞痛鉴别。典型的心绞痛以胸骨后痛为常见,呈胸部紧束感、窒息状可放射至左肩或左臂内侧,一般持续2~3min,停止活动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很快缓解,常因劳累、紧张而诱发。心脏神经症痛不固定,为一过性刺痛、刀割样痛或持续性(几小时)隐痛,含服硝酸甘油常无效,可资区别。但不少冠心病早期,心绞痛不典型,尤其是更年期女性,心电图同样有缺血的改变(ST段下降、T波低平或倒置)此时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可作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口服20mg或2.5mg加于25%葡萄糖液10ml稀释后静脉慢注后,分别于30min和60min复查心电图,冠心病患者ST-T改变不大,而心脏神经症患者的ST-T异常消失。多数人认为普萘洛尔试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必要时可作冠状动脉造影或核素心肌显像,有助诊断。
3.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本病常因二尖瓣黏液样退行性变或乳头肌缺血而致二尖瓣脱垂。症状轻重不一,常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刀割样痛,伴心动过速,与心脏神经症相似,尤其年轻女性,要排除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听诊可闻收缩期非喷射性喀喇音和收缩期杂音,是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的特征。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收缩期CD段呈弓形异常后移或二尖瓣后叶或前叶收缩期脱入左心房为特征,鉴别不难。
4.慢性感染性疾病 有些较为隐匿的感染病灶,如肺外结核、慢性泌尿道或肝、胆道感染,可出现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心率加快、低热等症状与心脏神经症相混淆。但血沉降升高,白细胞增多和经腹部B超或CT检查可发现病灶,有助于鉴别。
5.风湿热 心脏神经症患者有心悸、心率加快、第1心音亢进和收缩期杂音、低热与风湿热相似。但本症发热热度较低,无游走性关节红、肿、痛,皮疹,血沉加快和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等征象,可资鉴别。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与一般神经症一样,主要是由于工作与生活过度紧张、焦虑或与人尖锐矛盾产生精神创伤,大脑皮质受到强烈刺激而使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产生障碍,导致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造成心脏血管功能异常。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家族性 同一家族或相同的环境作用下易患神经症倾向。往往同一家族父母、兄弟、姊妹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症表现。
2.神经类型内向 患者情感脆弱、较抑郁、多愁善感,精神上稍受刺激或工作较紧张,即可诱发本病。
3.喜静少动 患者平时缺乏运动锻炼,在一时较剧烈运动、心脏负担较重,心跳较快或出现期前收缩,便过分注意心脏而致发病。
4.缺乏对心脏病认识 患者看到亲人或同事有心脏病或听到某心脏病患者猝死,便忧心忡忡,可诱发本病。
5.医源性 由于医务人员诊断上错误或解释工作不足,将非器质性心脏病误诊为心脏病,如将无害性心脏杂音误诊为二尖瓣闭锁不全,把窦性心律不齐作为心律失常,一时性血压升高当作高血压病,都可造成患者精神负担过重、紧张、焦虑而诱发本病。
6.有些症状如心悸、心慌与β受体过敏综合征(功能亢进)相似,故有人认为机体对β受体过敏是引起本病主要原因之一。
症状繁多反复易变,但阳性体征很少,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
1.心悸
最常见的症状,自觉心跳、心前区搏动和不适,运动或情绪激动时更加明显,纯属患者主观感觉,客观检查无任何发现,但有时可见心尖搏动较强有力,或窦性心动过速,偶有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或短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轻度活动可使心率不相称地明显加快,患者常因此而不敢活动。
2.心前区疼痛
自认为是心绞痛,但其部位与性质与典型心绞痛不同,疼痛部位多变不固定,多局限于心尖区及左乳房下区很小范围,亦可在胸骨下或右胸前或胸背等处。痛为历时数秒的刺痛或刀割样痛或持续数小时或数天的轻微隐痛,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左前臂外侧或手指疼痛,疼痛出现与劳力无关,以活动后、精神疲劳后、甚至休息时才出现疼痛。有些患者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或左侧卧位时可使疼痛缓解,另一些患者异常紧张不敢随便转动体位,或心前区肋骨、软组织及其表面皮肤有压痛点。
3.呼吸困难
患者常感到空气不足,呼吸不畅,浅短不规则呼吸,伴有胸痛,室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发作,常叹气样式呼吸后感到舒服或面对窗口呼吸新鲜空气。但较长时间深呼吸可出现四肢发麻、头晕、眩晕、震颤甚至手足抽搐等表现。此乃过度呼吸,血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出现轻度呼吸性碱中毒,即所谓换气过度综合征。呼吸困难躺下时减轻,故与心性呼吸困难不同。
4.神经衰弱的症状
患者常诉乏力、头晕、头痛,脸红灼热感、失眠、多梦、焦虑、易激动、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不定位肌肉跳动,腋部掌心出汗,手脚发麻等。
5.体格检查
体型常为无力型,焦虑紧张或抑郁,淡漠面容,手掌多汗,两手颤抖,有些患者低热37.5℃左右。血压轻微升高且波动性大,这可能与体温调节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功能失调有关。心率增快,窦性心律不齐,心尖搏动强而有力,第1心音亢进,心尖区可闻及1/6~2/6级柔和收缩期杂音,或胸骨左缘第2~3肋间2/6级收缩期杂音,偶有期前收缩。膝反射亢进,划痕试验多数阳性。心脏X线检查多无变化。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可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偶尔Ⅱ、Ⅲ和aVF导联T波平坦或轻度倒置,时隐时现。双倍二级梯或活动平板负荷试验阳性亦不少见。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大多数能使心率减慢,心电图ST-T改变恢复正常,运动试验转为阴性。
6.分型
根据心功能仪测定结果,心脏神经症可分为两型: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占73.4%,以心率快,血压偏高;②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型:占26.6%,以心率慢,血压偏低。
1.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
2.心电图常有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过早搏动或非特异性ST段及T波变化。大多表现为ST段J点压低或水平样下移、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ST-T波改变以局限于Ⅱ、Ⅲ、aVF或V4~6导联的多见,且较易改变,时而消失,时而加重。心率增快时常使ST-T波异常加重,而心率减慢时ST-T波可完全恢复正常。
3.双倍二阶梯或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的亦不少见。普萘洛尔等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大多能使心率减慢,症状减轻或消失,心电图ST-T波改变恢复正常,并使运动负荷试验转为阴性。针刺人迎穴后可使ST-T波改变恢复正常。
1.要教育患者了解本症的性质 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医务工作者要以同情和关心的态度对待患者,获得他们的信任。在诊断确定后必须坚决的告诉患者其心脏是完全正常的。
2.与患者家属一起设法改善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避免各种可以引起病情加重的因素,创造有利的治疗条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鼓励患者坚持工作和体育锻炼 生活起居要规律,避免疲劳和紧张的工作。
患者异常紧张不敢随便转动体位,或心前区肋骨、软组织及其表面皮肤有压痛点。呼吸困难,患者常感到空气不足,呼吸不畅,浅短不规则呼吸,伴有胸痛,室内人多拥挤或通风较差的地方容易发作,常叹气样式呼吸后感到舒服或面对窗口呼吸新鲜空气。但较长时间深呼吸可出现四肢发麻、头晕、眩晕、震颤甚至手足抽搐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