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消化性溃疡病主要指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简称溃疡病。临床上年轻女性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妊娠期消化道溃疡的发生率较低,但准确的发生率尚未清楚。
须鉴别的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肠系膜血栓形成等。一般来说,疼痛开始的部位或最显著的部位往往与病变的部位一致,如急腹痛由一点开始然后波及全腹者多为实质性脏器破裂或空腔脏器穿孔,胆道疾病或胰腺炎常有放射痛或牵涉痛,患者在溃疡出血、穿孔前既往的溃疡症状常复发或加重,并有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等诱发因素。
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疾病,一般认为可能是胃溃疡患者在长期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使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导致慢性胃炎,使胃排空延缓累及并损害胃黏膜防御屏障的完整性。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Hp感染改变了黏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诱发了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了这种平衡机制,并增加了促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造成了黏膜损害和溃疡形成。此外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药物作用、急性应激和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情绪波动和饮食不当等均与溃疡病的发病有关,为溃疡病的侵袭因素。
1.症状
(1)上腹痛,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有慢性上腹痛,妊娠早、中期由于胃酸分泌减少、胃蠕动减弱、胃黏膜充血减轻等因素的作用,消化性溃疡症状可缓解。妊娠晚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由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乳汁的形成和分泌,胃液的分泌随之增加或减弱,胃液内盐酸和蛋白酶含量升高,少数胃溃疡患者症状加重,甚至发生溃疡出血或穿孔。疼痛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呈周期性发作,与非孕期相同。疼痛多为烧灼痛或钝痛。
(2)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孕早期上述症状可与妊娠反应混淆。
2.体征
多数患者有上腹部局限性压痛,发生并发症时可有相应的体征,但并发穿孔时腹膜刺激征可不明显,仅表现轻度腹胀,上腹部相当于溃疡所在部位有腹部轻压痛和肠鸣音亢进。
1.实验室检查
合并消化道出血者,可有贫血,大便隐血阳性;13C-14C-尿素呼气试验以及Hp血清学试验可协助诊断。
2.其他辅助检查
X线钡餐透视或上消化道内镜对妊娠合并消化道溃疡有确诊价值。但前者对孕妇和胎儿有不利影响,不宜常规使用。如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先使用镇静剂或咽部黏膜麻醉后,给予胃纤维镜明确诊断,可使孕妇痛苦减轻。合并穿孔者,B超可显示腹腔内气体和液体回声,是诊断胃肠道穿孔的间接征象。对于症状不典型或特别严重,抗酸药物无效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用小儿型可弯曲式内镜进行检查较安全并可确诊。
避免劳累和精神刺激,注意保暖。溃疡病的发作期应注意休息,疼痛剧烈合并出血时要卧床。因本病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很大关系,长期忧郁可造成对胃粘膜的损害,因此要树立乐观情绪,消除焦虑。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可进食四到六次,准备一些饼干、烤馒头片等食品,以便疼痛时食用。以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并保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类及蛋白质。
1.上消化道出血。
2.溃疡穿孔。
3.幽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