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衰竭是指因出汗所致的过多液体和电解质丢失而引起的低血容量和电解质失衡。当天气愈热时,人体流汗愈多,当汗量流失过度,体内就开始缺水,此时往往容易发生中暑衰竭。在炎热的夏季,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这种病状,即使最能适应气候的运动员也一样。
1、脑血管意外:多见于老年人,常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可有昏迷或偏瘫表现。CT可明确诊断。
2、乙型脑炎:多发于秋季,除有持续高热惊厥外,昏迷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实验室补体结合试验阳性。
3、中暑衰竭还要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低血糖等相鉴别。
中暑衰竭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周围循环不足而引起虚脱或短暂晕厥。在高温的车间工作,如果再加上通风差,则极易发生中暑;农业及露天作业时,受阳光直接暴晒,再加上大地受阳光的暴晒使大气温度再度升高,使人的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而引起中暑;空气中湿度的增强易诱发中暑;在公共场所,人群比较拥挤,产热集中,散热困难,这也容易引起中暑衰竭。
过多的出汗但未及时补充液体而可引起中暑衰竭伴疲乏,虚弱和焦虑。接着发生循环虚脱而可见缓慢而纤细的脉搏;血压低而不易测知;皮肤冷而苍白,粘腻;精神障碍,继之出现休克样神志不清。核心体温在38.3~40.6℃之间。长时间站立于高温环境促发的轻度中暑衰竭(因血液淤积于热扩张的下肢血管)的症状为亚正常体温和单纯性昏厥。
引起循环虚脱的中暑衰竭比中暑更难与胰岛素休克,中毒,出血或外伤性休克相区别。通常有高温环境暴露史,缺乏液体的补充,无其他可见的原因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可作为诊断的足够依据。除非长时间循环衰竭,中暑衰竭通常是短暂的,预后也是好的。
中暑衰竭检查项目:
补体结合试验、尿常规、血常规、血糖、血压、CT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6.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的测定包括测定补体总量、溶血活性、单个补体成份和补体片段量以及补体参与试验等。
1、进行预防中暑的卫生宣传。
2、热适应锻炼。
3、补充含盐清凉饮料与营养。
4、改善劳动环境与居住条件。
5、重视老,弱,病,孕的夏季保健。
6、执行有关高温作业禁忌证规定。
中暑衰竭可因过多出汗,导致失盐失水均较严重;也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从而引起周围血管过度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休克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