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也是溃疡病常见并发症。小量出血往往没有临床症状。仅在大便隐血试验时发现。出血量大于500ml时,即为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在溃疡病住院病人当中,有大约10%是因为大出血而住院。虽然出血在所有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大,但近来出血在消化性溃疡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更有所上升。
常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炎出血、胃癌与胃平滑肌瘤、胃血管瘤出血、胆道出血等鉴别。Mallory-Weiss综合征即食管贲门部位黏膜撕裂综合征也可表现为剧烈呕吐后大出血。
胃溃疡大出血是因溃疡基底血管被侵蚀破坏所致,大多为动脉出血。大出血的溃疡一般位于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因此胃溃疡出血的来源常为胃左、右动脉的分支或肝胃韧带内的血管,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出血多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附近的血管。
1.症状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主要症状为呕血、便血。多数只有便血而无呕血,有呕血者多说明出血量大或速度快。在呕血或便血后可同时表现为虚脱、无力、多汗甚至晕厥。
2.体征 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如400ml左右的出血,往往表现为循环系统代偿反应,如皮肤苍白、脉细、血压正常或稍上升;如失血在800ml以上,则有休克征象。包括血压下降、脉细速,呼吸急促、出汗、四肢湿冷。腹部体征往往只有肠鸣音活跃。半数病人体温增高。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与GU出血相关的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
2.大便潜血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对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可选用下列方法以协助诊断:
1.纤维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列为上消化道出血检查的首选。实践证明,这一检查方法对胃溃疡出血的诊断有90%以上的准确率。
检查的时间应在出血后6~12h内进行,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许可,检查时间越早越好。如检查时间超过12h,则可因出血停止,黏膜愈合不易被发现,同时由于胃内有血块凝集,虽经冰盐水冲洗,亦不易去除,影响检查结果。
对某些术前难以确诊而手术探查又难以发现病变的胃溃疡大出血患者,可在术中应用纤维胃镜检查。即经胃造口,首先吸净胃内的血液,然后放入经浸泡消毒的纤维胃镜,缩紧造口部,逐段进行检查,常可发现术前检查不易发现的病变。
2. 选择性动脉造影 对诊断胃溃疡出血部位有较高的准确性,出血速度在0.5~2ml/min即可显示出来。当纤维胃镜检查不能明确指出出血部位时,血管造影常可显示出血之部位与范围。如血管造影显示为胃左动脉分布区的多数小出血点,可采用经胃左动脉灌注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而当证实为一大的血管出血时,则应早期手术治疗。
3.钡餐检查 急性出血的钡餐检查常因凝血块的存在而造成假象或影响诊断,同时由于钡剂阴影的存在,而影响其他检查。
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胃部保健。
可并发出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