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骨软化症(familial vitamin D resistant rickets or osteomalacia) 又称原发性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hypophosphatemic rickets)是一种家族性遗传性肾小管功能障碍性疾病。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主要是因维生素D缺乏所致,本病多有明确的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血钙低或正常,血磷低,但尿磷不增多且对维生素D治疗量反应较好,可资鉴别。此外,尿磷不增加,血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增加,尿cAMP升高,亦有助于鉴别。
2.维生素D依赖性或假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本病的抽搐及肌无力较重,血钙低,血磷正常或增高,对生理剂量的1,25(OH)2D3治疗反应良好,且呈依赖性。
3.其他 如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肾衰竭等所致的肾性佝偻病。
原发性低磷酸盐血症性佝偻病的病因主要与遗传有关。本病是性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遗传缺陷异常因子主要是发生在X染色体上,亦可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常有家族史。部分呈散发性病人,病因不详,可能为此类患者全身各部位某些间质肿瘤。
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骨软化症较罕见,常有家族史。女性较多见,但临床症状轻,男性病人则与之相反。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在临床上多数病人可无症状,但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有症状者幼儿期和成人患者各有不同。患儿一般发病早,出生不久即有低血磷,多在1周岁左右开始出现类似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的骨病变,"O"形腿常为引起注意的最早症状,但病情轻者多被忽视,身高多正常,也有病儿因生长发育障碍致身材矮小。严重病例如儿童在6岁左右可出现典型的活动性佝偻病、表现为严重骨骼畸形、侏儒症、剧烈骨痛,有些病人可因骨骼疼痛及至不能行走。患者可发生骨折与生长发育停滞,并常于出现骨病前,早期出现牙齿病变,如牙折断、磨损、脱落、釉质过少等。成人常表现为软骨病,但X线片上一般无继发性甲旁亢性骨病与Looser-Milkman征,肌张力低下,尤其下肢,手足抽搐较少见,女性常仅有低血磷而无骨病,血磷很低,常为0.32~0.78mmol/L(1~2.4mg/dl),儿童病例更明显,且尿磷增多。血清与尿中钙与镁正常或稍低,血钙、磷乘积在30以下,血清碱性磷酸酶多正常或稍高(决定于骨病),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稍高,血1,25(OH)2D3水平多正常,但也有减低者。用维生素D治疗如充分补充磷酸盐可以奏效,静注钙剂也可有一过性效果。
1.尿液检查
尿磷增多,尿中钙与镁,正常或稍低,尿cAMP正常。
2.血生化检查
血磷低,常为0.32~0.78mmol/L(1~2.4mg/dl)。血钙与镁正常或稍低,血钙、磷乘积在30以下。血碱性磷酸酶在活动期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稍高,血1,25(OH)2D3水平亦多正常,但也有减低者。
3.其他
常规进行影像检查及B超检查。骨X线表现为典型佝偻病及骨软化征象。
本病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对其发病无特效预防办法,对已发病患者应积极对症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晒太阳最好的预防是晒太阳。人体所需维生素D约80%靠自身合成有人测定,阳光直晒后,每平方厘米皮肤在3h内能合成维生素D18U。在阳光充足的室外小儿穿衣不戴帽,预防佝偻病所需日光浴的时间为每周需晒2h春夏季出生的孩子满月后就可抱出户外,秋冬季出生的孩子3个月也可抱出户外,开始每次外出逗留10~15min,以后可适当延长时间,如在室内应开窗。
2.正确喂养正确喂养对预防也有重要意义,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儿自出生后1周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U,早产儿每天补充800U及时添加辅食,断奶后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保证小儿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3.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儿,应用维生素D预防仍是重要方法。
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发育障碍;骨骼畸形;严重肌无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