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舌水肿及面瘫综合征又称Melkersson-Rosenthel综合征,发病较迅速,面舌肿胀并伴肿胀侧面肌瘫痪,常可见舌面肿起或有较深纵向裂沟的舌体,为本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
本综合征由Melkersson(1928)首先描述,之后Rosenthel(1930)发现除面、唇部肿胀伴面肌麻痹外,尚有舌面纵向裂沟,似阴囊皮肤皱纹。
本病须与外伤、炎症及肿瘤等引起的面瘫、唇舌肿胀鉴别。颅底摄片、CT及MRI等检查可鉴别。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推测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有报道疑及本病是某些病原体感染所致,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普遍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系因水肿波及到面神经管所致。
(二)发病机制
该病的发病机制不明,据文献报道可能的因素有:
1.有些病人为家族性发病,推测与遗传因素有关,有报道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同的表达方式。
2.据Kesler等报道,肿胀的唇部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非特异性棘皮症及上皮下慢性炎症,属肉芽肿性质,疑及本病是某些病原体感染所致。
3.由于病情呈发作性,有学者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
4.还有报告认为系受机械刺激导致的神经血管性水肿。
5.面神经常受累,普遍认为系面舌水肿波及到面神经管,使面神经受压,从而出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1.多在青少年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较迅速,常以口唇肿胀开始,有时可扩散到面颊、头皮,无自觉疼痛,出现肿胀侧面肌瘫痪,有时伴味觉减退及听觉过敏。上述临床表现一般持续数天,面舌肿胀可自然消退,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会逐渐好转,但舌面纵向裂沟仍将存在。症状可在数周、数月后再次出现,但复发时病变侧不定。
2.检查时除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口唇肿胀外,常可见舌面肿起或有较深纵向裂沟的舌体。这种舌面裂沟为本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
诊断根据唇舌肿胀、面神经麻痹、舌体纵向裂沟等表现,病程中可有复发。
1.血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起病时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生化及免疫项目检查,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3.基因检测可能有诊断价值。
以下检查项目如异常,则有鉴别诊断意义。
1.脑电图、眼底检查。
2.颅底摄片。
3.CT及MRI等检查。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早期综合治疗,减轻并发症。有家族因素者进行遗传咨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携带者基因检测。
可伴有味觉减退及听觉过敏。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使老人味觉减退的因素有很多,因为食物的滋味不仅来自于舌头的基本味觉,而且与嗅觉、视觉、神经等的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对声音响度的容忍度崩解,使得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听任何声音都不舒服,即使是轻声细语也觉得刺耳,我们称之为听觉过敏( hyperacu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