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是感受暑湿邪所致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生于夏令季节,暑湿俱盛之时,尤以南方为多见。其以发病较急,初起见有身热、头身重病、微汗、口渴、脘痞等暑湿郁遏肌表证候为主要特点。根据好发季节及临床证候特点,西医的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流行性感冒等。
暑湿的发生由感受暑兼湿邪而致病。夏令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分肌表、肺、三焦、胃肠等;若暑湿化燥化火,耗气伤津,也可深人心营,引起动风、动血。
暑兼湿邪从皮毛而人,郁遏卫分肌表,可见发热较高,伴有头痛,身重体倦,肢体酸痛,脘痞胸闷等。若暑兼湿邪从口鼻而人,困扰胃肠气机,则见高热,吐泻,口渴,心烦等气分胃肠症状。若邪热炽盛,可致暑湿弥漫三焦,或困阻中焦,或壅滞肺络,变化复杂。
暑湿的治疗,以清暑利湿为主,佐以芳香化湿。临证中要详辨暑湿的部位,体质的虚实,暑湿之偏重,而选择涤暑透邪、清肺解暑、清暑化湿、宣泄三焦等方法施治。当邪气化燥化火,人营入血,出现闭窍动风,津气欲脱等证候,与暑温危重证候相同,可参照暑温论治。
暑湿,病证名。指暑热挟湿的病证。夏季常见病之一。症见胸脘痞闷、心烦、身热、舌苔黄腻。如暑湿困阻中焦,则见壮热烦渴、汗多尿水、胸闷身重;如暑湿弥漫三焦,则见咳嗽、身热面赤、胸脘痞闷、大便稀溏、小便短赤,治宜清暑化湿为主。
是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复感暑湿之邪而引起的以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微汗、头身困重、胸脘痞满、纳呆、苔腻、脉濡数等为主要症状的外感病。暑湿感冒发生于夏季多雨季节。夏日气候炎热,阴雨霖霖,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致暑湿肆疟。暑性大热,毛窍开泄,加之贪凉饮冷,以致暑湿为风寒所遏而发本病。由于暑湿感冒的病因是夏季感冒夹湿冒寒,所以又称为“寒伏暑”或是“夏日伤寒”。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检查方法,主要是中医科望、闻、问、切等常规检查。暑湿的发生由感受暑兼湿邪而致病。夏令气候炎热,容易形成暑兼湿邪。若人体正气不足,或因天气炎热而嗜食生冷,以致水湿内停,往往容易感受暑兼湿邪而病。本病所及部位、脏腑,主要是卫分肌表、肺、三焦、胃肠等;若暑湿化燥化火,耗气伤津,也可深人心营,引起动风、动血。
防治暑湿泄泻药食两用中药及制造方法,由药食兼用中药材莱菔子、香薷、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薏苡、荷叶、鸡内金、芦根等制成。生产成本低无环污;产品无人群和年龄之分,口感好、用量小、效果肯定、患者易接受;中药组方药材及药性同时兼顾心、肺、脾、肾等功能保护与协调,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和优势,使药效与功能更为全面而标、本兼治,实现了中医药性总体倾向于平和且相互提升药效的极高境界,且因所有药材法定药食兼用、功效肯定且没有毒副作用,适于任何人群而服务面广;用药品种与功能简单明了且无争议,组方灵活多样、适应多种病情及选择用药更贴切,拓开了中医药辩症施治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
既有寒湿郁于肌表,卫气不和的表证表现。又有湿浊中阻、脾胃不和而致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症象;若暑热内郁,还可见内热之象。
暑湿并发症常出现皮肤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