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是一组起源于外胚层的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异常,特别是皮肤、神经和眼睛的异常,有时也累及中胚层和内胚层。受累的器官系统不同,临床表现也呈多种多样,目前该综合征可分40余种,本书将常见的16种列表简介,对其中的色素失禁症(Block-Sutuberger syndrome)、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Louis-Bars syndrome)等另列详细叙述。
脑面血管瘤病 诊断依据有典型皮肤的脑面部血管瘤,加上一个以上的其他症状,如癫痫、青光眼或突眼即可诊断。辅助检查:头颅X线可显示特征性的与脑回一致的双轨钙化;脑颜面血管瘤病在软脑膜血管瘤未钙化之前,MRI检查有独到的优势表现为沿脑回、脑沟走行的流空影,伴有脑萎缩; 软脑膜血管瘤钙化后CT是最佳检查手断,显示团块状混杂密度影,边缘不清,可有脑皮层脑回样钙化,增强扫描软脑膜呈线样强化。 着色性干皮病 在临床诊断上主要基于皮肤、眼部、神经系统的典型临床表现,详细的家族史特别是近亲结婚史可以辅助本病的诊断。活细胞功能测试可以用于确定患者DNA修复功能是否存在异常,从而帮助确定诊断。本病基因诊断简便快捷,是本病的诊断及分型的金标准。需鉴别的疾病有雀斑、肢端早老症、卟啉病。 色素失调症 诊断依据典型的皮肤损害及其发展过程,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临床特点,进一步确诊可通过皮肤组织活检。需鉴别的疾病有新生儿毒性红斑、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单纯疱疹感染、组织细胞增生症、带状疱疹、先天性水痘、新生儿脓疱病、先天性梅毒、依藤黑色素过少症、丛状神经纤维瘤、线状表皮痣、节段性咖啡牛奶斑等。
(一)发病原因
神经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发育早期出现某些变异有关,因为神经纤维瘤来自外胚层。
(二)发病机制
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背侧正中线的外胚层细胞逐渐增厚,形成神经板,胚胎第2周时,神经板的两侧向背侧隆起,形成神经嵴,而中间凹陷形成神经管,神经管以后发育成脑、脊髓等神经组织,胚胎表面的外胚层衍化成皮肤等组织,在妊娠早期,细胞增殖衍化活跃期,外胚层出现某些异常,以致出生后神经皮肤表现出病变。
人类胚胎发育早期,神经系统和皮肤系统都源于一种叫外胚层的组织。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组疾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皮肤和眼组织器官同时发育异常,也可引起中胚层和内胚层衍生的组织器官如心、肺、肾、骨和胃肠的损害。临床特点是多系统、多器官的形态和功能的异常。目前报道有40多种,常见的有:神经纤维瘤、结节性硬化症、脑-面血管瘤病、着色性干皮病和色素失调症等。此类疾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家族史,结合影像学检查、活检或基因检测。
预防: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系统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预后:当肿瘤压迫神经系统有临床症状时,可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无效
可发生贫血、消瘦、高血压、运动障碍。可发生转移。不同类型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其预后也不一。 色素失调症的皮肤病变可有逐渐减少的趋势,色素消退的可能,但伴随的秃发及牙、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常不随皮肤好转而好转;出现症状性癫痫,给予抗癫痫药治疗可以得到控制和减少发作。Ⅱ型神经纤维瘤手术效果差,容易复发,术后也可能出现面神经瘫痪、听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