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临床。 金元时代已知本病能相互传染普遍流行,因有"时疫痢"之名。如《丹溪心法》记载,"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西医诊断:
1.急性菌痢
(1)流行病学:病前1周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接触史。多见于夏秋季。
(2)临床特点: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等症状,左下腹压痛。
(3)实验室检查
①粪便镜检多数成堆的白细胞或脓细胞,满视野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或镜检10个高倍视野,平均每视野白细胞10个以上,或连续两次检查每视野平均5个以上。②粪便或肛拭子培养生长志贺菌。
③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粪便中志贺菌抗原成分,获得阳性结果。
2.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2~7岁儿童,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突起高热(少数体温不升)。腹泻一般较轻(成人患者腹泻较明显),粪便或灌肠液检查发现脓血或较多白细胞及红细胞,并迅速出现下列情况1种或1种以上。(1)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萎靡、嗜睡、躁动、谵妄、反复惊厥、神志不清、昏迷等。
(2)循环系统症状:面色苍白或灰白,四肢发凉,紫绀,脉细速,脉压差小,血压下降等(排除脱水因素)。3.慢性菌痢
(1)急性发作型:病前2~6个月内有菌痢病史,本次发作前有受凉、进食生冷饮食或劳累等诱因。有急性菌痢症状,并能排除再感染者。粪便检查符合菌痢改变。
(2)迁延型: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发作,症状典型或不典型;或急性菌痢迁延不愈,病程超过两个月者。如能排除其他原因,或粪便培养生长志贺菌,可以确诊。
(3)隐匿型:有菌痢病史,临床症状已消失两个月以上,但粪便培养阳性,或肠镜检查肠粘膜有病变者。
西医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必须综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力求及早确诊。应重视粪便检查,典型菌痢的大便量较少,纯为粘液及脓血,显微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和脓细胞。大便培养找到痢疾杆菌是确诊的依据。为提高培养阳性率,必须在发病早期抗菌药物治疗之前取新鲜、带有脓血的大便在床旁接种或及时送实验室。必须反覆多次送验,至少应连续3次。分离得痢疾杆菌后,应行菌型鉴定和药敏试验。荧光抗体染色法和免疫荧光菌球法较培养法敏感,有早期诊断价值。
西医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阿米巴痢疾: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明显降低,患者多为散发,缓慢起病,少有发热,腹痛轻,里急后重轻、大便次数不多,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果酱状,新鲜大便可查见原虫或包囊。
(2)病毒性肠炎:以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为常见。急性起病,呕吐、发热与腹泻为其临床特点。大便呈水样,偶带粘液。留粪便标本用电镜或免疫学方法直接查病毒或病毒抗原可确诊;取双份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亦可确诊。
(3)沙门菌肠炎: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婴儿沙门菌常引起人类肠炎。临床多为轻度腹泻,病程短,但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发热期较长,大便中常带粘液和脓血。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粪便培养可分离出沙门菌。
(4)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腹泻。以粪便细菌培养、动物结肠结扎试验(证实肠毒素存在的检测方法)及血清凝集试验可与急性菌痢相鉴别。
(5)难辨梭状芽胞杆菌肠炎: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必须考虑此病。表现为腹痛、腹泻、可伴发热,大便呈水样或粘液便,迁延数日可出现粘液血便。
另外,急性菌痢应注意与空肠弯曲菌肠炎、副溶血弧菌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类志贺毗邻单胞菌肠炎、亲水气单胞菌肠炎等相鉴别。
2.中毒性菌痢与下列疾病鉴别
(1)流行性乙型脑炎: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惊厥为其临床特点。与中毒性菌痢的鉴别,可用1%温盐水灌肠,取灌肠液检查;或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脑脊液有异常改变,而中毒性菌痢患者的灌肠液中有粘液,涂片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
(2)肺炎:有呼吸急促、咳嗽、紫绀,肺部体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X线检查肺部可有病变。
(3)脑型疟疾: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特点和血涂片检查疟原虫,不难作出诊断。
(4)重度中暑:有高温接触史,肛温显著升高,皮肤灼热无汗,可伴有谵语、惊厥及昏迷等神经症状,而粪便涂片镜检无异常。
3.慢性菌痢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抗菌痢治疗无效。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有广泛出血点或溃疡,粘膜脆性强易出血。晚期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结肠袋消失,结肠变短,管腔变小,可见狭窄区。
(2)直肠或结肠癌:发生于40岁以上者较多,常见血便或脓血便,随后出现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做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活体组织检查可确诊;高位者需行钡灌肠X线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3)慢性血吸虫病:有流行区河水接触史,肝脾多肿大,血象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环卵沉淀试验阳性,粪便孵化沉淀检查有毛蚴,肠镜检查直肠粘膜充血水肿,肠粘膜活检可见血吸虫卵。
西医病因;
本病系由于痢疾杆菌感染所致。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需氧、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荚膜、不形成芽胞的杆菌。根据抗原结构的不同,本病的病原是痢疾杆菌,该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根据其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群:甲群志贺痢疾杆菌,可分为1-10型;乙群福氏痢疾杆菌,可分13型;丙群鲍氏痢疾杆菌,可分为1-15型;丁群宋内痢疾杆菌。甲群志贺菌能产生神经毒素,为一种剧毒的外毒素。各群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和肠毒素,后者亦为一致病力较强的外毒素。为44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急性期病人排菌量大,常是本病的传染源。但是非典型和慢性患者,常长期反复排菌,在流行病学上应予充分重视。病原菌从病人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污染食物、水源以及手、苍蝇等媒介经口进入人消化道。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健康情况以及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毒力。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病原菌数量多时,痢疾杆菌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后,在上皮细胞内繁殖,随之入侵邻近的上皮细胞,然后进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并引起结肠的炎症反应。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使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形成浅在性溃疡,因而产生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便或脓血便等。内毒素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等全身毒血症症状。 中毒性菌痢主要是由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的反应所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是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痢疾杆菌内毒素从肠壁被吸收入血后,使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释放,引起全身微小动脉痉挛,由于内脏微循环障碍,致有效血循环量减少,导致休克;脑微循环障碍,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甚至脑疵;肺微循环障碍,引起肺瘀血、肺水肿,临床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慢性菌痢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其中部分患者与急性菌痢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与痢疾杆菌耐药性有关;但也有不少患者虽经及时正规治疗,仍转为慢性菌痢,可能与全身情况有关,尤其原有慢性胃肠道疾病或营养不良等,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所致。
中医病因:
1.湿热疫毒侵及肠道而成本病。
2. 夏秋季节,暑湿过盛,脾胃虚弱,如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洁之品,或过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厚味等损伤脾胃,人体抵抗力降低,湿热疫毒乘机侵入胃肠,使湿热内蕴或寒湿滞留,而致本病。
发病机理:
痢疾杆菌经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灭,入肠后又未被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和肠粘膜的分泌性抗体IgA所消灭,则在小肠产生肠毒素可致水样腹泻,以后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基膜入固有层不断增殖,释出内毒素,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肠壁发炎、上皮坏死,造成粘膜水肿、充血及腺体分泌亢进,假膜及溃疡形成,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等肠道症状。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主,一般限于结肠,但40%可累及回肠。
中医病机:
本病的病位在于肠道。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滞肠中,使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气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血瘀化脓则便脓血。急性痢疾多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表现为湿热证候。中毒性痢疾(称为“疫毒痢”)乃疫毒内壅,热邪灼盛,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所致,甚者邪盛正虚,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如果湿热疫毒之邪上攻于胃,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慢性痢疾,迁延日久,正虚邪留,或时发时愈,形成休息痢。或湿热伤阴,遂成阴虚痢。或脾肾两虚,导致虚寒痢。有的也因饮食不当或受寒凉之邪,而致反复发作,则可见寒热夹杂证候。
病理:
急性菌痢病变常累及整个结肠,尤其是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严重时,全部大肠及回肠下段均被波及。呈急性弥漫性纤维蛋白性渗出性炎症,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肠腔内含粘液血性渗出液,粘膜坏死部位形成许多不规则浅表溃疡。中毒性菌痢病理改变以大脑、脑干和其他脏器的弥漫性充血和水肿为主,而肠粘膜改变轻微,仅见轻度充血和水肿,极少出现溃疡。慢性菌痢主要表现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长期不能修复,可形成凹陷性瘢痕,溃疡周围可有息肉增生,瘢痕组织收缩可引起肠腔狭窄。
病理生理:
由于受染者对痢疾杆菌感染产生异常强烈反应,在内毒素作用下,血液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发生小血管痉挛,引起全身微循环障碍,导致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脑水肿、脑疝等中毒型菌痢的危重表现。中毒型菌痢的肠道病变轻微,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成正比。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和中毒性菌痢。
典型病变过程分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后期的假膜性炎和溃疡,最后愈合。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 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怕冷、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一般病程10~14天。
(2)轻型 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每日10次以下。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一般病程3~6天。
(3)重型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4)中毒型 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中毒型菌痢又可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2.慢性菌痢
菌痢患者可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部分病例可能与急性期治疗不当或致病菌种类(福氏菌感染易转为慢性)有关,也可能与全身情况差或胃肠道局部有慢性疾患有关。主要病理变化为结肠溃疡性病变,溃疡边缘可有息肉形成,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导致肠道狭窄,若瘢痕正在肠腺开口处,可阻塞肠腺,导致囊肿形成,其中贮存的病原菌可因囊肿破裂而间歇排出。分型如下:
(1)慢性隐伏型 病人有菌痢史,但无临床症状,大便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菌痢的表现。
(2)慢性迁延型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长期迁延不愈,腹胀或长期腹泻,黏液脓血便,长期间歇排菌,为重要的传染源。
(3)慢性型急性发作 病人有急性菌痢史,急性期后症状已不明显,受凉、饮食不当等诱因致使症状再现,但较急性期轻。
3.中毒性菌痢
起病急骤,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但肠道病变和症状较轻微。儿童多发,一般见于2~7岁。可出现中毒性休克或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病原菌多为褔氏或宋内氏痢疾杆菌。
1、血象 急性病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
2、粪便检查 典型痢疾粪便中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无臭味。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培养可检出致病菌。如采样不当、标本搁置过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疗,则培养结果常不理想。常用的鉴别培养基为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
3、其他检查 荧光抗体染色技术为快速检查方法之一,较细胞培养灵敏。国内采用免疫荧光菌球法,方法简便,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采样后8小时即可作出诊断,且细菌可继续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急性期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渗出、有浅表溃疡,有时有假膜形成。慢性期的肠粘膜呈颗粒状,可见溃疡或息肉形成,自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养,可提高检出率。此外,X线钡剂检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袋形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或呈节段状。近年来有人以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作为菌痢的快速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 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三管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习惯。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带菌状态。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3、保护易感人群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
1.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生、渗出性大关节炎,关节红肿,数周内自行消退。
2.孕妇重症患者可致流产或早产。
3.慢性菌痢有溃疡结肠病变者,可并发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症及神经官能症。
4.尚可引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Reiter综合征、类白血病反应等。儿童患者可并发中耳炎、口角炎、脱肛。
5.并发败血症者罕见,具有菌痢和败血症的双重表现,但病情较为凶险,病死率高,年龄在1岁以内婴儿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