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疟是指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 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或狂言谵语。类於恶性疟疾。
1。暑温[瘟]:亦好发于夏秋季节,但多见于小儿。急起持续高热,昏迷抽搐,一般无寒战,无贫血,血液涂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均查不到疟原虫。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特异性IsM和IgG抗体测定、单克隆抗体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均呈阳性。 2。疫毒痢:以急起高热,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神昏谵语,四肢抽搐为特征,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大便镜检可有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培养可有痢疾杆菌生长。 3。肝瘟:以黄疸骤起,迅速加深,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皮肤斑点,吐血衄血等症为特征,血清胆红素日内上升大于170μmol/L,ALT升高、浊度试验阳性,白/球蛋白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或冷,或呕,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红,口渴,心烦,胸中大热,舌或黑,狂言谵语,欲饮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无汗诸证。”有冷瘴、热瘴、哑瘴之分。
1.好发于岭南及海南岛,以夏秋之季为多见。
2.急起寒战,壮热持续不退,烦躁不安,或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昏迷,或四肢厥逆、抽搐,或身目黄染,小便色黑如酱油样。
3.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大单核细胞增多。贫血。血液涂片可查到疟原虫。
4.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略高,蛋白质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5.骨髓穿刺涂片可查到疟原虫。
七枣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或五脏气虚。阴阳相胜。作为瘴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大附子(一个炭火煨以盐浸再煨再浸七次去皮脐切片)
上用生姜七片。枣七枚。水煎。当发早晨空心温服。仍吃枣三五枚。忌口为要。冷瘴因寒疾而作。是方用大附子去寒痰。且能引上焦之阳气。下入至阴以成天地之交泰。正王太仆所谓益火之元。以消阴翳。加以大枣之甘。以温补脾气。则寒痰息而瘴疟止矣。
四兽饮
治喜怒不节。饮食过度。劳役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痰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瘴疟。
人参 半夏(汤泡七次) 茯苓(去皮) 白术 草果(去皮) 陈皮 甘草(炙减半) 乌梅(去核)
上散用生姜枣子。入盐少许 之。食顷浓皮纸裹水蘸温。慢火煨香熟。焙干。每服半两。清水煎。未发前连进三服。
瘴疟虽因天时。若平人脾胃元气实。则瘴毒虽惨。于身乎何有。惟喜怒伤气。饮食伤脾。则元气不固。然后瘴毒得以干之。经所谓邪之所腠。其气必虚是也。是方用参术苓草之甘温补脾。以益元气。加陈皮之辛。以理气。半夏之辛。以燥湿利痰。草果之辛。以消食。乌梅之酸。以敛气生津。姜枣以补元气。共为截疟之方。亦君子满座。小人自退之意也。
截瘴丸
治瘴病不问冷热。或一日一发。二日一发。三日一发。
常山(五两醋炒七次) 乌梅(四十粒去核) 槟榔(四十粒) 甘草(三两)
上再同炒为细末。姜汁打米糊为丸。梧子大。未发时。好酒吞二十一丸。一日服七八次。尤妙。发时莫服。瘴止后。忌鸡鱼羊肉。及 面葱韭。并生冷瓜果。一切毒物。避风寒。成房事毋忿怒。瘴与疟同病而异名。第疟有定规。瘴多变怪。治瘴之法。不间断者。使之间断。明见作息有时。已间断者。使之轻减。然后用是方。无痰不疟。故用常山以去痰。寒热所感。邪气多在荣卫肌肉之间。常山能去皮肤毛孔中之邪气。佐以槟榔能下滞气。消积利痰。甘草之甘。以和中气。借乌梅之酸。以敛外泄阳气。生姜之辛。以开胃利痰。痰去则瘴本去矣。截瘴之方。惟此为妙。
七宝饮
治瘴疟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明白作息。有时此以截之。
常山 槟榔 青皮 草果(去皮) 浓朴 甘草
上各等分用酒水各一钟。煎好以棉罩之。放星月下露一宿。当日早冷服。服后莫热饮食。无痰不成疟。是方用常山以逐痰。槟榔以坠痰气。草果以温中去寒痰。浓朴青陈皮之辛以行气。气行则痰不能留。甘草以调胃和中。共为行气消痰之剂。痰消则疟本消。宜乎瘴之不再作也。按瘴病治法最难。于始发热不间断时。及其温中固下。正气和解后。明白作息。有时正气渐和。下焦湿冷已去。诸凡截药不犯寒凉。不吐不利者俱可用。
麦门冬汤
治 瘴。神清目开。大小便如常。惟全不能出声身热。
麦冬(去心) 人参 白术 陈皮 川芎 半夏 当归 肉桂 乌梅 大附子 甘草 茯苓(去皮)
上加姜三片。水煎温调。黑神散服。
瘴若神昏直视。不知人事。痰响者属痰。神昏不知人事。不痰响能饮食。惟不能出声。此邪热涌沸其血。上塞心肺之窍。故不能言也。是方用六君子。缓火邪以补脾救元气。门冬解心肺之热。乌梅生津以收外泄阳气。归芎以行散上窍之血。血得热则行。故用桂附之热以行之。且能引上焦之阳下入阴分。再调黑神散。以驱逐其血。血散则心肺之窍开。而声音出矣。
黑神散
治 瘴。黑豆(二合半炒去皮) 当归(二两) 蒲黄(二两) 干姜(二两) 熟地(二两)
肉桂(二两去粗皮) 白芍(酒炒五钱) 甘草(五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调麦门冬汤下。瘴病之热专熬心肺。热甚则涌沸其血。出于上窍。则为吐衄。不能上退场门鼻。惟塞于心肺之窍。则为 瘴。是方蒲黄能逐败血。芍归能去旧血。生新血。姜能使血行。甘草以和气益血。乃阴类。熟地黑豆。乃北方之物。合诸药以导血归源也。
青州白丸子
治 瘴目上视。口噤痰涎闭塞。昏不知人。遗尿遗屎。及治中风痰甚等证。
生半夏(七两) 南星(二两) 生白附子(二两) 生川乌(五钱)
上为细末。以生绢袋。盛于井花水内。摆出未出者。再以手揉。令出渣。再研再入。绢袋摆尽为度。于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日一换新水。搅澄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去水晒干。研细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汤下。
瘴口噤。目上视。痰涎闭塞。昏不知人。遗尿遗屎。因脾胃感冷。中气不能运痰。以致痰气上迷心窍。故神昏不能言也。痰生于湿。半夏南星能燥湿。痰滞于寒。白附之温。川乌之辛热。能祛寒。送以姜汤。最能治痰滞之瘴也。
星附汤
治 瘴。痰涎上壅。昏不知人。声如牵锯。口噤直视。遗尿遗屎。
生南星(一两) 生附子(一两) 木香(五钱)
上 散每服四钱姜九片。水煎温服。
瘴有痰涎上塞。声如扯锯之状。则再兼异证。皆痰所为。由脾胃感冷。中气虚寒。不能运痰而然。故用南星之燥。以去痰。附子之辛热以温中。佐以木香之辛以行气。气行则痰行也。予治痰证。多以气方为主。重者单用。或加二陈汤。内虚者。再倍加人参。更佐以沉香。屡屡获效。
三生饮
治 瘴。如前证之甚者。及治瘴后痰厥。
生南星(一两) 生附子(五钱) 生川乌(五钱)木香(二钱五分)
上 散。每服五钱。生姜十片。水煎温服。元气虚者。加人参五钱。
同煎是方。即前方加川乌。因脾胃虚寒之甚。故加之。若元气虚者。加人参补元气利痰。有起死回生之妙。
正舌散
治瘴病。舌本强硬。语言不出。
蝎梢(二钱五分去毒) 茯神(一两微炒去皮木) 薄荷(一两焙干)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或擦牙颊间亦。妙瘴病舌本强硬。语言不出者。因瘴热入于心脾经络而然。盖心之别脉系舌本。脾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是方用茯神可以宁心。益脾。薄荷能去风热。蝎梢能去风痰。风热去则心脾清。而舌强自消矣。
柴胡散
治瘴病。十四日外。寒热不已。不潮时。脉弦数者。
柴胡(一两去芦) 半夏(五钱汤泡)桂心(五钱去皮) 白芍(五钱炒炙) 甘草(三钱)
上 散。姜七片。枣一枚。水煎温服。寒热。得退。便止此药。
瘴病十四日外。已过经矣。病虽未愈。元气稍苏。更兼其脉。热不潮时。亦弦数。此正疟脉弦数多热之证。况寒热脉弦。是邪在半表半里。足少阳实主之。故用柴胡为君。本经药也。木得桂而枯。故用以散少阳之邪。半夏生姜之辛。以散邪气。兼能燥湿利痰。治之瘴本若白芍之酸。甲味也。大枣甘草之甘。己味也。甲己化土。养脾之妙法也。是方李待制立。以治瘴扶脾利痰。以退半表半里之邪热。用以桂心。佐以柴胡。使柴胡之寒不能为柄。非神于用药者。不可同语也。
草果饮
治瘴疟头痛。身疼寒热。脉浮弦。
草果(去壳) 良姜 青皮(去幅) 川芎 白芷 苏叶 甘草
上各等分 散。水煎热服。当发日前连进一服。不拘时候。
四时治要方。云风疟。食疟。疟即瘴也。多生于东南。谓东南乃鱼盐之地。及多暴风。风疟宜草果饮。此方用川芎。青皮。白芷。发散风邪。良姜。苏叶。发散寒热。今咳痰脉浮紧。头痛身疼。恶风寒。乃感乎凛冽暴风也。正宜草果饮。因食生冷肥腻。中脘生痰。呕逆遂成食疟。宜服二陈汤。三因方。治食疟用红丸子。亦为极妙。
夺命散
治伤寒瘴疟。阴阳证候不明。误投药。致病垂困。烦躁发渴。及妇人产后。胎煎受热。瘴等证。
人参(一两去芦切片)
用水二钟。于银石器内。煎至一钟。以冷水沉取冷一服而尽。若鼻有汗滴尤妙。
五苓散
治伤寒瘴疾。感暑中湿。小便不利。头疼身热。烦躁发渴等证。夏月主治尤多。能伐肾气下虚者。不可过服。
泽泻(三两) 猪苓(去皮一两五钱) 茯苓(去皮一两五钱) 肉桂(一两) 白术(去芦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夏月背寒。头疼。发热无汗。小便秘。浓煎葱白汤调热服。令额上有汗。为妙或只用百滚汤。调热服。仍续啜热汤。冲令汗出。冒暑极热。新汲水调亦可。热瘴痢疾。小便不利者。并用热水调。大便泄小便不利者。车前子汤调。不宜多服。瘀热在里。发黄胆。茵陈汤调。或加辰砂尤治蕴热心烦。毛崇甫。因母病。孝感天地。梦投此方。可谓神方也。但五苓散。用桂正如小柴胡用人参。备急丸用干姜之类。欲其刚柔相济。亦存战守之意也。故方书谓五苓散。无桂及隔年陈者。俱不可用。
如去桂而加人参。却谓之春泽汤。治烦躁效。
乌沉散
治瘴疾心腹刺痛调中快气。
乌药(一两) 香附(三两焙干) 甘草(一两炒)
上共为细末入盐少许滚汤调服。
加减五积散
治瘴后腰疼脚痛浑身疼。
苍术 陈皮 浓朴 半夏 茯苓 当归 川芎(大) 肉桂 干姜 桔梗 甘草 枳壳(气弱者不用)
上姜三片煎服。
黄建中汤
治瘴后自汗。
黄 白芍 肉桂 甘草上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异功散
治瘴后。精神少。不喜饮食。此药能调胃进食。顺气化痰。不冷不燥。功效尤多。
人参 白术 陈皮 茯苓 甘草
上各等分。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六君子汤
治瘴后体倦。食少多痰。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上各等分。姜水煎服。如易饥食不多。即饱闷者。加藿香砂仁。名香砂六君汤。
大养脾丸
(治同六君汤)
人参(一两) 白术(五钱) 茯苓(一两) 干姜(二两炮) 砂仁(二两) 麦芽(一两炒)甘草(一两五钱)
上炼蜜为丸。每两八丸。每服一丸。食前细嚼姜汤下。
湿疽汤
治瘴后虚烦。不眠心胆虚怯。气郁生痰。痰与气搏。变生诸证。或四肢浮肿。心虚烦闷。触事易惊。或梦不祥。或异象眩惑。遂致心惊胆怯。
半夏(一两五钱) 枳实(一两) 陈皮(一两五钱) 甘草(四钱) 茯苓(三两) 竹茹
上姜七片。枣一枚。水煎食前热服。
如圣饼子
治瘴疾呕逆。头疼及气厥痰饮。
防风 天麻 半夏(各五钱生用) 南星 干姜 川乌(各一两) 川芎 甘草
上共为末。水丸作饼子。每服五饼姜汤下。
六和汤
治夏月冒暑。伏热发瘴。烦躁口渴。及心脾不调。霍乱吐泻。或疟或痢。或咳嗽。
人参 砂仁 甘草 杏仁 半夏 扁豆 藿香 茯苓 木瓜 香薷 浓朴
上 散。每服四钱。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参苏饮
治瘴疟。壮热脉弦数。按之不绝。头痛目睛疼。
人参 苏叶 前胡 干葛 半夏(各二钱) 茯苓 陈皮 桔梗 甘草 枳壳(各五钱)
姜七片。枣一枚。水煎服。不拘时。如头痛。目疼。
加川芎。闻之阳气恒泄之地。得疾者。虽身热亦多内寒。正经所谓。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又王叔和云。有热不可太攻之。热去则寒起是也。所以瘴疾热多卑热者。摄生方。卫生方。皆以病深而难治。参苏有不当服者。且如脉虚内弱烦躁而热。卫生方治以冷汤生姜附子汤甚效。余于湟川得周医云。近日三五证。热甚大。用附子干姜入麝香少许。汲水调下。心间如觉顿凉。即觉愈。未尝再服。
柴平汤
治瘴疾十四日外。热尚未除。其脉弦数有力。
柴胡 黄芩(炒黑) 人参 半夏 陈皮 甘草 苍术 浓朴
上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乐令黄汤
治瘴疾。发热烦躁。引饮大便不通。小便赤涩。狂言内热。神昏不省。
黄 人参 陈皮 当归 桂心 细辛 前胡 炒芍 茯苓 半夏 甘草 麦冬
上各等分。姜三片枣一枚。煎温服。
星香汤
治 瘴。手足搐搦。及痰厥等证。气盛者用之。
南星(八钱) 木香(一钱)
上每服四钱。姜十片水煎服。
附香饮
治 瘴。气逆及痰厥。气虚者用之。
大附子(八钱炮) 木香(一钱)
上每服四钱。姜十片。水煎服。以天雄易附子尤妙。
痰涎壅盛者。加全蝎五个。仍服黑锡丹镇坠。如六脉俱虚者。用三建各一两。木香五钱。姜枣煎。更磨沉香同服。
苏感丸
治因食生冷。至寒痰上壅。作 瘴。及瘴后痰厥。或痢初起。用苏合香丸。感应丸。上各等分。和匀如丸。如黍米大。每服五六十丸。姜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