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相关样组织淋巴瘤(mucosa associated lymphadenoma, MAL)是起源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独特亚型,其病程长,进展慢,发病率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此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应与假性淋巴瘤、反应性淋巴样增生相鉴别,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假性淋巴瘤系指临床和(或)组织病理上类似皮肤真性淋巴瘤的一组皮肤淋巴细胞浸润性疾病,包括:①淋巴细胞浸润症;②节肢动物叮咬和持久性疥疮结节;③Borrel疏螺旋体性淋巴细胞瘤;④苯妥英钠药疹;⑤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⑥淋巴瘤样丘疹病;⑦光线性类网织细胞增生症;⑧淋巴细胞瘤;⑨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等
(一)发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y,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Hp与胃MALT的发生有关,但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多数人认为环境、微生物、宿主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胃淋巴瘤的发生。Hp感染后可导致淋巴样组织在胃黏膜累积,出现B细胞滤泡,并常有淋巴上皮灶形成。
Hp相关的慢性胃炎中可出现单克隆细胞群,并在继发的MALT中持续存在,提示MALT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90%以上的胃MALT淋巴瘤存在Hp感染,Hp感染人群的淋巴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几个研究组证实,临床上清除Hp后,胃淋巴瘤获得缓解,但仅对早期黏膜和黏膜下层的MALT有效。这些现象均说明。Hp感染与胃MALT淋巴瘤的关系。
(二)发病机制
基础研究发现,Hp不能直接刺激肿瘤性B细胞,而是通过刺激肿瘤区域内的T细胞促使肿瘤性细胞增生;Hp并不刺激非MALT区的T细胞,这可解释胃MALT保持局灶性的倾向。
也有部分伴有Hp感染的胃MALT淋巴瘤对去Hp治疗无效,发生在其他部位MALT的淋巴瘤并无Hp感染,这些现象说明MALT淋巴瘤的真正发病原因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MALT淋巴瘤可在胃的任何部位发生,最常见部位是胃窦,经常是多灶性的,在远离主要肿瘤灶的部位能发现镜下的肿瘤灶,这常导致术后复发。胃MALT淋巴瘤通常局限于起源组织,但有时呈现多黏膜灶浸润,如播散至小肠、甲状腺、腮腺等。内镜下可见较浅的浸润性病变,有时可见到一个或多个溃疡。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的组织学特征与Peyer袋相似,在相当于其边缘带区域,可看到淋巴瘤浸润反应性滤泡,弥漫播散到周围黏膜。最重要的特征是淋巴上皮灶,因肿瘤细胞侵犯、破坏胃腺体或隐窝而致,有诊断意义。肿瘤细胞形态变异很大,可与滤泡中心中央细胞、小淋巴细胞或单核样B细胞相似,常见某种程度的浆细胞分化,有时候仅靠形态学特点很难做诊断,结合免疫组化和PCR技术有助于诊断。
MALT淋巴瘤细胞可表达免疫球蛋白,通常是IgM型,其与正常边缘带B细胞的免疫表型几乎完全一致,CD19 CD20 CD79a ,而CD5- 、C10- 、CD23- 、cyclinD1-。
分子遗传学分析:60%的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的3号染色体呈现3倍体,其他异常包括t(11;18)和t(1;14),15%出现c-myc和p53突变。
35%的胃MALT淋巴瘤在诊断时存在着向高度恶性的转化,表现为大细胞数量增加,融合成簇状或片状结构。Nakamura等研究了179例MALT淋巴瘤,发现分别有6%低度恶性、12%混合分级、31%的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有p53异常表达,而93%低度恶性、88%混合分级、44%高度恶性MALT淋巴瘤有bcl-2表达。表明p53突变和bcl-2重排与恶性转化有关。
起病隐匿,发展缓慢,常见症状为上腹痛、消化不良、反酸等,B症状不常见。
分期,最佳的分期系统还未确定,使用中的分期系统有Musshoff改良的Ann Arbor分期系统、Blackledge分期系统、AJCC系统等,但均不能反映肿瘤浸润深度(表1)。1994年日本学者回顾98例胃淋巴瘤后又提出一个新的TNM分期系统(表2),认为能较好的反应预后。
诊断主要靠病理,采用形态学结合临床、免疫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综合分析确诊,同时应检测HP感染的证据。
1.内镜活检 对浸润型者应行多点活检,4~8点,每月1次,直至明确诊断。胃活检免疫组化检测Hp感染敏感、方便。PCR技术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单克隆细胞群体、免疫表型、基因改变等可以帮助诊断、判断预后和随访。
2.CT 可以发现胃壁的异常,并可发现胃周淋巴结、网膜淋巴结及邻近脏器受侵,以协助分期。超声内镜(EUS)可以精确观察胃壁侵犯范围和淋巴结受累情况,特异性90%~100%,敏感性39%~44%,CT与EUS结合,使得开腹手术分期已不必要。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外周血、骨髓象、生化、肝肾功、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血蛋白(ALB)、B超等检查。
目前尚未完全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较为公认的是某些感染因素可能与某些类型淋巴瘤的发病有关。例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最常罹患的恶性肿瘤就是淋巴瘤,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60~100倍;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和鼻NK细胞淋巴瘤的发病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HTLV?1病毒与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密切相关;幽门螺杆菌是胃MALT淋巴瘤的可能病因;丙型肝炎病毒与脾淋巴瘤相关;鹦鹉衣原体感染与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生相关,注意积极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