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下食管憩室(subphrenic esophageal diverticulum)是发生于腹内食管的憩室样改变,多发自胃食管结合部远端2cm内,位于腹段食管或前壁左侧膈上,憩室偶也可下垂至膈肌下方。
(一)发病原因
病因尚不明确,Cobum(1971)认为可能与食管远端括约肌(distal sphincter)不能完全松弛有关。
(二)发病机制
病理检查发现憩室为含有食管各层结构的真性膈下食管憩室。憩室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表面有几处微小溃疡区,系近期的出血部位;未见食管牵引型憩室病人可以看到的与局部食管形成粘连的淋巴结或其他邻近结构。因此,推测膈下食管憩室为膨出型憩室。
1962年,Rettig在文献中报道了第1例膈下食管憩室。病人为男性,44岁。主诉为上腹部疼痛3个月,疼痛在进餐后发作。偶尔,呕吐出未经消化的食物后可诱发上腹部疼痛;发病后体重减轻6.8kg(15磅)。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显示病人左膈下有一憩室,憩室颈部发自腹段食管的前壁;病人做Valsalva试验(Valsalva maneuver)时,可见憩室自膈下通过食管裂孔向膈上疝入胸腔,同时合并有食管旁疝。病人入院后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膈下憩室来自腹段食管的右前壁,距胃食管结合部近端约1.5cm,憩室长度5cm,憩室底部与颈部的直径分别为5cm和2cm,憩室内含有少量血液。手术切除憩室后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重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未见异常。病人术前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与术中探查时其膈下食管憩室的大体形态如图1。病人术前未做食管测压检查。
Coburn等报道的病例为一84岁的女性病人,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剑突下疼痛,有时向背部放散,病史长达6年。剑突下疼痛在进食后加重,在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时疼痛可以缓解。病人无胃食管反流、贫血或黑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发现膈下有一最大径为6cm的憩室,该憩室起源于腹段食管的左前外侧。
食管镜检查见食管距切齿48cm处其黏膜均属正常,未见憩室。胃镜检查发现距贲门近端2cm处有一直径为1cm左右的憩室开口,其黏膜类似食管黏膜。食管测压显示食管距切齿50cm处有一范围约5cm的高压区。病人在做反复吞咽动作时证实该高压区远端2cm处(憩室下方)的食管肌肉不能完全松弛。食管测压还发现病人的整个食管下段压力升高,振幅高达8.0kPa(60mmHg);吞咽时随着吞咽动作食管下段肌肉发生延期收缩和同期收缩。但是,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时钡剂通过食管和进入胃腔内无明显的通过延迟或迟缓现象。Cobum等认为,膈下食管憩室与异常食管压力曲线乃是由于食管远端括约肌(distal-sphinctor)不能完全松弛所致。此例膈下食管憩室病人未做外科手术治疗,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改善,之后随访1年,病人的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结合临床表现,主要依靠X线钡剂造影确诊。
1.食管镜检查 见食管距切齿48cm处其黏膜均属正常,未见憩室。
2.胃镜检查 发现距贲门近端2cm处有一直径为1cm左右的憩室开口,其黏膜类似食管黏膜。
3.食管测压 显示食管距切齿50cm处有一范围约5cm的高压区。病人在做反复吞咽动作时证实该高压区远端2cm处(憩室下方)的食管肌肉不能完全松弛,整个食管下段压力升高,振幅高达60mmHg;吞咽时随着吞咽动作食管下段肌肉发生延期收缩和同期收缩。
4.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 贲门前方囊袋状突出,有细条状口部与食管相通。随膈肌活动,憩室的形态可发生变化。钡剂通过食管和进入胃腔内无明显的通过延迟或迟缓现象。
Cobum等认为,膈下食管憩室与异常食管压力曲线乃是由于食管远端括约肌(distal sphincter)不能完全松弛所致。
(1)注意膳食营养:提倡生食蔬菜,常吃葱蒜和一些新鲜蔬菜,多吃红色蔬菜,其中有胡萝卜、西红柿等,绿叶蔬菜则可重点选十字花科类蔬菜,如花椰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等。这些蔬菜均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2)改变饮食习惯:人体口腔、食管和胃黏膜的耐热高温为50℃~60℃,在我们日常饮食中,要避免过烫的食物、粥、汤或茶水,以免烫伤食管上皮组织,一旦烫伤易形成慢性炎症或溃疡,愈合后可形成食管瘢痕狭窄。长期食管炎易导致黏膜上皮细胞恶变而发展成食管癌。进食要细嚼慢咽。
(3)远离酸、腊、烟熏和霉变食品:少吃酸泡、腊、烟熏等食品,烟熏的腊肉或鱼等。它们其中所含的亚胺是很强的致癌物。霉变的食物也千万不能吃,因为发霉变质的食物含有很强的致癌物——亚硝酸类化合物。
(4)改良水质、改善环境: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非常重要,并要注意控制环境污染
(5)增加钼肥:在庄稼地里,每年施少量微量钼酸胺化肥,既可增产,又能增加粮食的营养成分,降低粮食中的亚硝胺含量。
(6)戒烟限酒:戒烟限酒可以使食管癌的发生率大大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