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肋软骨炎又称化脓性肋软骨炎, 是一种较少见的外科感染,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 种。文献报道以继发性占多数。原发性者多为血源性感染,感染细菌多为结核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而继发性则多见于胸部手术后发生的感染性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常导致病情迁延、恶化及致残。
(1)本病需与胸壁结核鉴别:
①胸壁结核一般多有肺结核病史或陈旧结核灶,病程相对较长;
②全身不发热,血象不升高;
③局部无剧烈疼痛、触痛或轻微触痛;
④局部肿胀或脓肿明显,但皮肤无红热;
⑤脓肿穿刺多可抽出奶酪样物。
(2)应与肋骨骨髓炎相鉴别。
骨髓炎一般为细菌感染、咽喉炎、中耳炎等,多有化脓征兆,发热、疼痛剧烈等。
(3)女性病人应与乳腺小叶增生相鉴别。
乳腺小叶增生的病人一般为对称疼痛,这与肋软骨炎第4 肋骨处疼痛有部位相似之处,因而有些人误认为是由于乳腺增生引起。乳腺小叶增生的另一个特点是月经期前疼痛明显,经期后则缓解,同时可触及乳腺的腺体增生,一般不难鉴别。
软骨本身无血管, 其血供主要来自软骨膜。软骨膜感染后, 软骨因无血供而坏死, 使感染迁延不愈, 并可穿透皮肤形成窦道。感染性肋软骨炎即是肋软骨膜受感染导致软骨缺血坏死而引起, 并与对抗生素的不敏感有关。由于解剖上的特点, 第1~ 4 肋软骨单独存在, 感染发生后一般不向邻近的肋软骨蔓延, 第5~ 10 肋软骨由于相邻的软骨互相连接, 并借胸骨剑突与对侧相连, 感染后炎症可相互蔓延, 使同侧多根肋软骨受累, 并可通过剑突向对侧扩散, 使感染范围扩大。感染肋软骨周围有脓液及肉芽组织形成, 缺血坏死的肋软骨表面不光滑, 呈虫蚀样改变, 有些变细呈鼠尾状, 有些可完全被吸收。感染性肋软骨炎多属继发性, 目前以胸部外科手术后感染引起的肋软骨炎多见。其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细菌。这就需强调以预防为主, 严格无菌操作, 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肋软骨膜的损伤, 以减少其发生。
1、临床症状
感染发生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以胸痛为主, 大都以此首发, 程度轻重不等。患者因胸痛不敢深呼吸、咳嗽, 易引起肺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可形成脓肿, 脓肿溃破可形成窦道。往往有明显的全身性感染症状。
2、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胸部X 线片及CT 检查可显示局部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 胸部X线摄片可排除局限性脓胸,X线碘油窦道造影可显示病变的范围。并有助于鉴别相关疾病。
X线和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1、胸部X 线片:可显示局部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破坏,还可排除局限性脓胸,X线碘油窦道造影还可显示病变的范围。
2、CT 检查: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软组织肿胀,肋软骨破坏及肌层下积液、骨膜下积脓时可确诊。
感染性肋软骨炎应该如何预防?
关于本病的并发症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肺部并发症是术后常见并发症, 特别是全麻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较多, 患者苏醒后, 咳嗽反射尚未完全恢复, 自己不能有效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可以导致吸入性肺炎等肺部并发症。因此对于痰多、咳嗽无力者, 应及时用无菌吸痰管, 清除口腔及气道内的分泌物, 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由于患者因胸痛不敢深呼吸、咳嗽, 易引起肺部感染。软组织坏死可形成脓肿, 脓肿溃破可形成窦道。往往有明显的全身性感染症状。本病易复发, 复发的原因是对病复范围的低估和不适当的切除。因此, 手术切除范围彻底是预防复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