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儿童期的气管肿瘤绝大部分(90%)为良性,成人者恶性占多数。本病不论良性或恶性均应手术治疗。良性肿瘤切除后,完全痊愈,恶性肿瘤若能及时彻底切除,亦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1、支气管扩张症。本病多伴有咯血或痰中带血,有大量脓痰及慢性咳嗽,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多因长期感染而出现消瘦、贫血、低热及杵状指。查体可闻及双肺湿性啰音。X线检查仅肺纹理粗乱,支气管造影可确诊。气管肿瘤虽有痰中带血及咯血,但无上述其他表现及体征。
2、气管良性狭窄。除气管肿瘤外,气管良性狭窄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根据引起狭窄的原因不同尚有其特点。常见的有:气管损伤引起的狭窄:多有气管外伤、手术史。气管结核:可伴有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痰中查到结核菌。气管硬结病:多伴有鼻硬结病,鼻腔分泌物中及黏膜侵润处可培养出鼻硬结菌。
3、慢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本病为呼吸系统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多在寒冷季节反复发作,一般痰量较多,很少有咯血。气管肿瘤多为刺激性咳嗽,多有痰中带血或咯血。气管炎时,多有肺部感染,偶伴有喘息,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但以呼气时明显。气管肿瘤双肺多无啰音,哮鸣音在胸骨区和吸气时明显。
4、支气管哮喘。本病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在春秋季节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气管肿瘤的喘鸣并非真正哮喘,一般症状出现缓慢,进行性加重,可随体位变动而加重或缓解。查体时,支气管哮喘多见胸廓饱满,呼吸动度变小,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且呼气末最明显;而气管肿瘤多无上述体征,其“哮鸣”多在胸骨区,平喘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大多生长于软骨环与膜部交界处。鳞状上皮细胞癌可呈现为突入气管腔的肿块或溃破形成溃疡,有时癌变可浸润长段气管。晚期病例常有纵隔淋巴结转移或扩散入肺组织,并可直接侵犯食管、喉返神经和喉部。囊性腺样癌一般生长较为缓慢,较晚发生转移,有时呈现长段黏膜下浸润或向纵隔内生长。有的肿瘤呈哑铃状,小部分突入气管腔,大部分位于纵隔内,晚期病例可侵入纵隔和支气管。
原发性气管良性肿瘤种类多,形态不一。在多数肿瘤生长缓慢。表面光滑,黏膜完整,常有瘤蒂,不发生转移。但如切除不彻底易复发。乳头状瘤多发生于气管膜部,突入气管腔底部,常有细蒂,大小自数毫米至2厘米。有时为多发性,表面呈疣状,质软而脆易脱落,破裂时出血。
气管肿瘤的临床症状按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质而异。常见的早期症状为刺激性咳嗽、痰少或无痰,有时可带有血丝。肿瘤长大逐渐阻塞气管腔50%以上时,则出现气短、呼吸困难、喘鸣等,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而延误治疗。气管恶性肿瘤晚期病例可呈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气管食管瘘,纵隔器官组织受压迫,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肺部化脓性感染等症状。
1.气管X线断层摄片检查
可显示肿瘤的位置范围和气管腔狭窄的程度。
2.气管碘油造影检查
对诊断气管肿瘤也很有价值,但有加重气管梗阻的危险,仅适用于梗阻程度较轻的病例。
3.内窥镜检查
可直接窥见肿瘤,了解肿瘤的部位,大小,表面形态和活动度,并可采取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确定肿瘤的性质和类型。
4.活组织检查
对于黏膜完整且含有丰富血管的良性肿瘤,不宜常规作活组织检查,以免引致大量出血。
1、饮食结构: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2、避免吸烟: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
3、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预防气管肿瘤也好,预防其他肿瘤发生也好,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免疫功。免疫功能好的人可有效的抵御肿瘤的发生,对于肿瘤患者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而提高免疫功能则需要通过补充机体所需的营养,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等。
1、气道梗阻,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而且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或少许痰中带血,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诊断,肿瘤体积长大占据了气道,影响呼吸,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发展到非常凶险的地步,易导致病人窒易死亡。
2、若为恶性肿瘤,晚期病例可呈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纵隔器官组织受压迫等症状。且并发气管食管瘘、、颈部淋巴结转移和肺部化脓性感染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