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外力击于肩峰,摔倒时以肩部着地,或自下向上的传达暴力,或肱骨强行外展的杠杆作用导致肩峰骨折。常见的骨折多位于肩峰的基底部或肩锁关节的外侧。肩峰基底部骨折时,其远端骨折片受三角肌和上肢重力的牵拉,向前下方移位,骨折发生在肩锁关节以外时,远端骨折片甚小,无移位。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均可致本骨折。
(二)发病机制
因该骨块坚强且骨突短而不易骨折,故较少见。主要为以下两种机制:
1.直接暴力 即来自肩峰上方垂直向下的外力,其骨折线多位于肩锁关节外侧。
2.间接传导暴力 当肩外展或内收位时跌倒,因肱骨大结节的杠杆顶撬作用而引起骨折。其骨折线多位于肩峰基底部。
1.疼痛 局部疼痛明显。
2.肿胀 其解剖部位浅表,故局部肿胀显而易见,多伴有皮下淤血或血肿形成。
3.活动受限 外展及上举动作受限,无移位骨折者较轻,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或锁骨骨折者则较明显。
4.其他 除注意有无伴发骨折外,尚应注意有无臂丛损伤。
诊断依据:
1.外伤史 注意外力的方向。
2.临床表现 以肩峰局部为明显。
3.X线平片 均应拍摄后前位、斜位及腋窝位,如此可较全面地了解骨折的类型及特点。
在确实的外固定力控制下,积极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物质代谢,早日恢复关节活动功能,而且由于充分发挥肌肉变缩活动时沿着骨干长轴在骨折断端间产生的对向挤压作用,使骨折断端紧密接触,持续嵌插,往往使长期迟延愈合的骨折获得骨性愈合。但功能锻炼,既要强调积极,又要注意安全,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否则也会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