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猪囊尾蚴病(cysticercosis of breast)是由链状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乳房的皮下或乳腺组织内,形成的囊虫结节。本病临床少见,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0)对1100例乳房肿块活检分析,其中5例为乳房囊虫病。
本病应与乳腺纤维腺瘤、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相鉴别。
1.纤维腺瘤 质地较硬,肿块位于乳腺内较深处,囊虫病结节常在皮下。
2.脂肪瘤 质地较软,肿块表面皮肤正常,触诊瘤体柔软,呈分叶状,境界清楚。
3.皮脂腺囊肿 多与皮肤粘连,质地较软,挤压时有油脂样物溢出,常易做出鉴别诊断。
(一)发病原因
链状带绦虫虫卵自粪便排出时已成熟,内含六钩蚴。当人食用未煮熟而带虫体的猪肉,或食用了附有链状带绦虫虫卵的蔬菜或瓜果,饮用了沾污猪绦虫虫卵的生水后,六钩蚴在十二指肠内卵化钻入肠壁,随后进入肠系膜静脉及淋巴循环,而被运送到乳房而发生此病。
(二)发病机制
病理可见结节呈黄豆大小,切面囊尾蚴呈乳白色,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有一白点即是头节,其构造与成虫相似。
乳房囊虫病常与全身皮下囊虫病并存,乳房结节数目不等,大小似黄豆,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活动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明显压痛。有时可伴有腋淋巴结肿大。
1.病史 病人有肠绦虫病史,或粪便中发现有绦虫虫卵或妊娠节片,为诊断本病重要参考。有食含囊虫猪肉的病史。
2.乳房内典型囊虫结节改变,特别是伴有全身皮肤结节者。
3.活检病理切片中见囊尾蚴头节即可确诊。
乳房猪囊尾蚴病检查:
1.病理活检 切片中可见囊肿内含有囊尾蚴头节即可确诊。
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囊尾蚴,都是由六钩蚴发育而成的。囊尾蚴体呈卵圆形,在白色的囊内含有囊液和一个凹入的头节,又称“囊虫”。
2.免疫学检查,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1)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89.6%;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率达92.9%~100%。
1.到正规肉食站购买经过检疫合格的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