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盛怒之后又过食生冷硬物,引致肠道功能紊乱,使肠道阻塞不通之病证,多系功能性肠梗阻。是消化道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增加和艾滋病的流行,肠结核的病例亦有所增多,发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3∶1,通常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排菌性肺结核,少数原发于肠道。
与慢性肠假性梗阻的区别
肠假性梗阻(chronic intestinal pseudo-obstruction)是种有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的综合征麻痹性肠梗阻即为急性肠假性梗阻已如前述此处介绍慢性肠假性梗阻。肠假性梗阻可继发于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性原发性肌病(肌强直性营养不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内分泌病(粘液性水肿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以及药物因素(如酚噻嗪类环类抗忧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等)手术因素(如空回肠旁路术等)等原发性肠假性梗阻只有在排除了上述可能引起继发性肠假性梗阻的病因后才能考虑。
肠外原因:粘连与粘连带压迫 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肠管本身的原因:(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1.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一般为阵发性剧烈绞痛。
2.呕吐:呕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发生,然后即进入一段静止期,再发呕吐时间视梗阻部位而定。
3.腹胀: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出现。
4.排便排气停止:在完全性梗阻发生后排便排气即停止。
5.休克:早期单纯性肠梗阻病员,全身情况无明显变化,后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四肢发凉等征象。
辅助检查
血常规:单纯性肠梗阻早期明显改变。随病情发展可出 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多见于绞窄性梗阻性肠梗阻)
血生化:缺水:血红蛋白值、血细胞比容升高。水、电 解质钾和酸碱失衡
尿常规:血液浓缩可尿比重增高
呕吐物及粪便:肠血运障碍时,可含大量红细胞或潜血 阳性
小肠梗阻:X线站立位时见小肠“阶梯样” 液平。平卧位时见积气肠管进入盆腔。
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蛔虫症。
2.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
3.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癌症预防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大多数不能被胃酸灭活,到达肠道后,定居于粘膜腺体的深部而致病。肠结核好发部位依次为回盲部、升结肠、回肠、空肠、阑尾、横结肠、降结肠、十二指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其中侵犯回盲部占80%~90%,这可能是由于回盲瓣的生理性滞留作用以及该部位淋巴组织丰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