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状血管瘤(verrucous hemangioma)又称成血管细胞瘤(angioblastoma)。通常大小为2~5cm。本病常见于婴儿及幼儿。好发于颈及躯干上部。可用脉冲染色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应该与血管网状细胞瘤相鉴别,血管网状细胞瘤占所有脑肿瘤的1.5%~2%,占后颅窝肿瘤的7%~12%,好发于小脑半球,中国外资料显示发生在小脑半球者占62.3%~80%,其次可发生在小脑蚓部或突入第四脑室颅后窝小脑占80%小脑蚓部13%第四脑室7%。肿瘤居于幕上者仅占12%左右,可见于额叶、颞叶,也可见于脑干、丘脑及脊髓。而小脑半球中右侧多于左侧。
据报道从新生儿到80岁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30~40岁最易患病。男性稍多于女性。约6%的视网膜血管瘤病人伴发小脑的血管网状细胞瘤,而小脑的血管网状细胞瘤中约20%伴发有视网膜血管瘤。
呈界限不清的暗红色斑和斑块,逐渐增大,通常大小为2~5cm。有些斑或斑块上出现成群小的血管瘤性丘疹。本病常见于婴儿及幼儿。好发于颈及躯干上部。大多损害进行性缓慢增大,呈良性经过,偶可自然消退。
根据临床表现,典型皮损,组织病理特征即可诊断。
丛状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组织病理:真皮内散在小而限局性毛细血管丛和小的分叶,呈炮弹状外观。毛细血管丛周围见新月状裂隙状腔。毛细血管丛突入到裂隙内呈肾小球样外观。毛细血管丛内皮细胞致密,管腔不明显。较大血管腔的内皮细胞,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及荆豆植物血凝素免疫反应阳性。
预防: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
万一发病,应积极治疗,主动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血管瘤的并发症,取决于它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必然要影响美容,严重者可使面部五官畸形;在颈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可危及患者生命;在功能部位,如眼球、舌头、手指、足趾、阴茎、阴蒂及关节等,可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
当瘤体增大时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症状。如压迫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会出现吞咽困难、腹胀、腹疼、嗳气等症状;压迫肝和胆道可致胆囊积液、梗阻型黄疸;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下腔静脉受压可致腹水,孕妇则可影响分娩。膨胀的血管瘤因内压或外力的作用(挤压、撞击、对抗性运动等)血管瘤瘤体血管破裂肝脏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