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纤维组织来源肿瘤是卵巢非特异性组织肿瘤之一。纤维组织来源肿瘤在卵巢较为罕见,在纤维组织来源肿瘤中有以下四个类型:1.卵巢纤维瘤2.多细胞性纤维瘤 3.纤维肉瘤 4.卵巢原发性黏液瘤
2.卵巢多细胞性纤维瘤与纤维肉瘤 总结Prat和Scully报道的11例与6例卵巢纤维肉瘤,二者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3.原发性纤维肉瘤 卵巢纤维肉瘤应与多细胞性纤维瘤鉴别。尽管分化较好的纤维肉瘤与之鉴别困难,但核分裂象是较好的鉴别指标。通常纤维肉瘤核的分裂象>4/10HPF。
4.卵巢原发性黏液瘤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纤维瘤伴黏液变性:该病某些区域内含有正常纤维组织。
(2)卵巢重度水肿:病人常较年轻,病变部位可见各级卵泡,而卵巢黏液瘤看不到。
(3)黏液瘤样脂肪肉瘤(myxomatous liposarcoma):该瘤含有脂肪,血管形成更多见,至少在某些区域含有脂肪母细胞。
(4)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包括原发和转移的。这些肿瘤含有上皮细胞,可以显示有腺体分化。无星状和梭状细胞。
(5)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该瘤外观不均一,细胞较大,细胞异形性明显,含横纹肌母细胞。此外,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肌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动蛋白和结蛋白阳性。超微结构中可见Z带形成。
(一)发病原因
1.卵巢纤维瘤的组织发生尚有争议。最可能的来源为卵巢间质有纤维母细胞分化倾向的间叶组织细胞。有人提出纤维瘤来源于纤维泡膜细胞瘤或勃伦纳瘤,也有人认为纤维瘤来源于卵巢内的结缔组织,原始部位为卵巢间质或血管和淋巴管的壁。尽管鉴别纤维瘤与纤维卵泡膜细胞瘤较困难,甚至不可能,但应尽最大努力去鉴别。
2.纤维肉瘤 可能来源于卵巢间质或由纤维瘤恶变而来。
3.卵巢原发性黏液瘤 绝大多数黏液瘤原发于结缔组织内,但组织来源尚有争议。卵巢黏液瘤的组织来源尚不清楚。Costa等(1993)比较了卵巢黏液瘤与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和纤维瘤的组织学及免疫化学特征,提出黏液瘤可能是卵泡膜-纤维细胞瘤的某一特殊分化阶段。
(二)发病机制
1.卵巢纤维瘤 卵巢纤维瘤小的可为直径1~2cm,大的可重达13kg。常为圆形或卵圆形,实性,灰白色,较硬且硬度均匀一致。有时表面可有圆形凸起或呈分叶状,但大部分表面是光滑的。切面均匀一致,呈白色或灰白色,伴有漩涡状结构。大肿物内可见局灶性出血或坏死,有时可见囊腔形成。
镜下:肿瘤由短梭形细胞组成,核呈卵圆形。无或很少见核分裂象。细胞呈束状,并常交叉排列。常存在玻璃样及黏液样变性,也可见钙化、水肿、出血及坏死。除坏死区域外,常无脂肪组织。
2.多细胞性纤维瘤 其诊断标准为细胞丰富,胞核呈轻至中度异形性,核分裂象
由于肿瘤多数较小(5cm者50%可见胸、腹腔积液(Meig综合征)。但典型的麦格综合征仅见于1%~3%的病例。肿物切除后胸、腹腔积液可消失。偶见与内分泌功能异常相关的症状,如月经紊乱、绝经后阴道出血、不孕症等。在Mancuso(1995)报道的17例中,出现下腹痛的占47.18%,出现月经周期改变和不规则子宫出血的各占17.6%,5.9%患不孕症。Michael(1966)曾报道1例合并低血糖,肿瘤切除后好转。患遗传性基底细胞痣(格林综合征,Gorlin syndrome)的妇女,合并卵巢纤维瘤的较多。这些妇女的纤维瘤常为双侧,也可以恶变或复发。陈忠年等(1996)认为,卵巢纤维瘤的恶变率为1%~3%。
2.多细胞性纤维瘤 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肿物和(或)腹痛。肿瘤多无包膜粘连和破裂。
3.原发性卵巢纤维肉瘤 Kraemer(1984)等报道1例伴有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患者常因腹痛和(或)盆腔肿物而就诊。
4.卵巢原发性黏液瘤 无特殊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盆腔包块。可伴有腹痛。多为单侧附件肿物,而对侧附件正常。
卵巢纤维瘤的术前诊断并不困难。老年妇女,盆腔实性包块,光滑活动,质地坚硬,应考虑到卵巢纤维瘤的可能。多细胞性纤维瘤、原发性卵巢纤维肉瘤、卵巢原发性黏液瘤的诊断以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可予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