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宫颈炎为阿米巴性子宫颈炎,多继发于肠道阿米巴感染,常与阿米巴性阴道炎并存。当全身机体存在衰弱时,抵抗技能减弱,阿米巴原虫入侵阴道,在阴道长期大量繁殖,损伤阴道,引发阿米巴阴道炎,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引发阿米巴性宫颈炎,常伴有白带量多,阴部疼痛,病伴有溃疡。
(一)发病原因
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所致。生殖道的阿米巴大多数来自自体肠道中的滋养体,极少数是通过性接触传染。感染阿米巴后并非全部发病,根据机体抵抗力高低、滋养体数量及虫株的毒力而决定发病与否。
(二)发病机制
对人体有致病力的阿米巴原虫是溶组织阿米巴,它的生活周期有两期,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滋养体可致机体组织损伤,包囊则致机体与机体之间的感染,人与动物之间很少引起感染。阿米巴侵入生殖道黏膜后,靠其所分泌的组织溶解酶,溶解周围组织使黏膜损伤,溃疡形成,毒力强的虫株还可侵入黏膜下组织。故而引起的溃疡较大,较深,愈后常留瘢痕。
根据临床表现,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阿米巴原虫即可诊断。
阿米巴性宫颈炎常伴有白带量多,阴部疼痛,病伴有溃疡。主要是通过妇科检查和分泌物检测来诊断。
分泌物涂片查找阿米巴原虫滋养体、肿瘤标志物检查。在溃疡边缘取活组织作病理切片,可见到阿米巴滋养体。临床高度怀疑可取阴道分泌物作培养,但阿米巴培养要求条件较高,技术较复杂,一般医院做起来较困难。
阿米巴原虫属肉足鞭毛门(Sarcomastiugophora)、叶足纲(Lobosasida)、阿米巴目(Amoebida)。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内阿米巴和自由生活阿米巴,前者寄生于人和动物,主要有4个属,即内阿米巴属(Entamoeba)、内蜒属(Endolimax)、嗜碘阿米巴属(Iodamoeba)和脆双核阿米巴属(Dientamoeba);后者生活在水和泥土中,偶尔侵入动物机体,主要有5个属,即耐格里属(Naegleria)、棘阿米巴属(Acanthamoeba)、哈曼属(Hartmannella)、Vablkampfia属和Sappinia属。
预后
经积极治疗,无明显不良预后。
慢性宫颈炎日常护理要点:
1、熏洗: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枯矾15克,黄柏10克,水煎,先熏洗后坐浴阴部,适用于湿热证。
2、按摩:先把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向下推摩小腹部数次,再用手掌按摩大腿内侧数次,痛点部位多施手法,以有热感为度。最后用手掌揉腰骶部数次后,改用搓法2~3分钟,使热感传至小腹部。
3、敷贴:①苦参栓,每粒重1。2克,每晚1粒,塞入阴道深处。②妇宁栓,每粒重1。6克。睡前冲洗阴道,将妇宁栓一枚送入阴道深部,而后用核桃大小的无菌棉球送入阴道口,以防药液外流。以上方法适用于湿热证。③枯矾3克,蛇床子6克,共研细末,用蜡调和成丸,如弹子大小,以消毒纱布包裹塞入阴道,每天1换,至愈。用于虚证。
多伴有阿米巴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Amebic vaginitis)多继发于肠道感染,患者大便中的阿米巴滋养体(Amebic trophozoite)随粪便粘液排出,直接蔓延到外阴及阴道口。
由于该病较为罕见,有时会被临床医生忽略,但根据腹泻或痢疾病史及有关检验,可以做出诊断。最可靠的诊断是从阴道分泌物中(同时检查患者的粪便)找到阿米巴滋养体。可用直接涂片法或培养法找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以及病灶的病理学检查。对分泌物检查阴性的阴道慢性溃疡病例,更应做活组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