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妊娠(multiple gestation)系指一次妊娠宫腔内同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胎儿,但是不包括输卵管多胎妊娠或子宫输卵管复合妊娠。人类的多胎妊娠中以双胎最多见,三胎少见,四胎及四胎以上罕见。多胎妊娠虽然是生理现象,但是多胎妊娠并发症与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双胎新生儿严重残疾的危险升高2倍,三胎则升高3倍,故多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的范畴,临床应加倍重视。
自药物诱导排卵及试管内受精(IVF)开展以来,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本节主要介绍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的诊疗及处理情况。
多胎妊娠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一)、单胎妊娠的巨大胎儿:胎儿可比闭经日期大,但仅能触到1个胎儿,听到1个胎儿心跳。
(二)、羊水过多:任何单胎或多胎妊娠都可以伴有羊水过多,单纯的羊水过多常发生在28孕周以后,子宫在短期内急剧增大。孕妇憋气,腹胀痛,不能平卧。检查时,腹壁紧张,胎位不清,胎心遥远。可以利用超声波图像检查加以鉴别。
(三)、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纤维肌瘤合并妊娠时,一般子宫较单胎妊娠大,但形状有规则且硬度不均匀。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四)、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卵巢肿瘤通常是单发的,孤立的,软硬度不一,活动度不一,一般难诊断,通过B型超声波可与多胎妊娠相鉴别。
(五)、葡萄胎:多胎妊娠早期时,子宫增大明显,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增高,易与葡萄胎混淆。多胎妊娠在第12孕周以后,母血清 HCG明显减少,而葡萄胎反而升高。妊娠第18周以后,孕妇多可以自觉胎动,多普勒可听到胎心,但葡萄胎患者无胎动感,不能用多普勒听到胎心(除极少数葡萄胎合并正常胎儿外)。超声图像能很快地将两者分开。
(六)、膀胱潴留:直肠充盈均可以使单胎妊娠的子宫底升高,可以让孕妇大、小便后再检查,很容易与多胎妊娠区别。
多胎妊娠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遗传因素,多胎妊娠有家庭性倾向,凡夫妇一方家庭中有分娩多胎者,多胎的发生率增加。单卵双胎与遗传无关。双卵双胎有明显遗传史,若妇女本身为双卵双胎之一,分娩双胎的概率比丈夫为双卵双胎之一者更高,提示母亲的基因型影响较父亲大。
年龄及产次,年龄对单卵双胎发生率的影响不明显。Hauser等发现单卵双胎发生率在20岁以下妇女为3‰,>40岁者为4.5‰。双卵双胎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升高,在15~19岁年龄组仅2.5‰,而30~34岁组上升至11.5‰。产次增加,双胎发生率也增加,Chai等(1988) 报道初产妇为21.3‰,多产妇为26‰。
内源性促性腺激素,自发性双卵双胎的发生与体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较高有关。Mastin等(1984)发现分娩双胎的妇女,其卵泡期早期血 FSH水平明显高于分娩单胎者。妇女停服避孕药后1个月受孕,发生双卵双胎的比率升高,可能是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导致多个始基卵泡发育成熟的结果。
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多胎妊娠是药物诱发排卵的主要并发症。与个体反应差异、剂量过大有关。应用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卵巢过度刺激,以致多发性排卵,发生双胎的机会将增加20%~40%。
1.临床表现及病史 有使用促排卵药物史、多胎家族史,在妊娠早期早孕反应发生早、重,在中期易发生下肢水肿和妊高征。由于腹部增大,压迫膈肌,心脏位置移位等,造成呼吸困难。
2.腹部检查 子宫增大超过胎龄,触及多个胎体及胎极,有多个胎心音。
多胎妊娠的妇女发生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子痫、低置胎盘的几率要高于单胎妊娠的妇女,与之有关的临床表现都可以发生。
近年来B超检查的发展,使双胎的确诊率大大提高并可早期诊断。
1.病史 家族中有多胎史,用过促排卵药物等,应注意有无双胎的可能。
2.体征
(1)母亲体重过度增加,不能以肥胖和水肿来解释。
(2)宫底高度大于实际妊娠月份(>4cm)。
(3)腹部触诊可以触及多个小的胎体。
(4)同时记录到两个不同的胎心,两个胎心率之间相差10min(10bpm)。
(5)娩出一个胎儿后宫底仍可以触及一个或者多个胎儿。
血清甲胎蛋白(αFP)测定亦有助于多胎的诊断。Macfarlane的多胎资料表明血清αFP在双胎中明显升高者仅占29.3%,三胎为44.8%,四胎及四胎以上则达80%。因此孕妇血清αFP的筛查有助于发现多胎。
B超检查,超声检查是早期诊断多胎妊娠最得力工具,可以在孕6周前后做出诊断,对于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彩色多普勒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动静脉吻合(TTTS),除外胎儿畸形,B超还可以确定胎方位决定分娩方式。
B超是诊断三胎或三胎以上妊娠的有力工具。Daw(1987)认为18~20孕周是诊断多胎较为合适的时间。B超对三胎及四胎诊断的正确率分别达到70%及65%左右,随孕周的增加,诊断准确率也上升。
多胎妊娠应该如何预防?
防治贫血,多胎妊娠妇女的血容量比单胎妊娠明显增多,铁的需求量也增大,往往在早期即出现贫血,以后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预防早产,由于胎儿较多,导致子宫过度膨大,往往难以维持到足月而提前分娩。早产的诱发因素主要是休息不当和房事不节制。
预防早产的方法有:
①卧床休息:妊娠28~30周后,应多卧床休息,必须采取左侧卧位,不宜取坐位、半坐位及平卧位,左侧卧位可以增加子宫血流量,减少胎儿对宫颈的压迫和扩张。
②妊娠到28~30周,需服用硫酸舒喘灵片,每次1片,每日4次,至妊娠37周停药。
③有子宫颈发育不良、内口松弛者,可在妊娠中期行宫颈内口结扎术。
④有先兆早产征兆者,应及时住院接受治疗。防止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双胎或多胎妊娠,由于子宫过度胀大,使子宫胎盘受压缺血,易较早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而且程度重。
防止方法主要有:
①注意妊娠早期基础血压的变化,以后定期产前检查,测量血压。
②饮食方面,除食用新鲜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外,还应限制盐、糖及动物脂肪的摄入量。
③生活要有规律,保证每日睡眠在8小时以上。
④生活环境舒适,衣服宽大,质地要柔软。
⑤如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超过11.3~12.0千帕(85~90毫米汞柱),可适当服用阿司匹林及钙片等。经上述保健措施后,一般均能使孕期延长到37周以后。这时胎儿各方面都已发育成熟,基本上具有了存活的能力。
三胎及三胎以上妊娠的产科并发症较单胎明显增多,先兆流产、胎膜早破、早产、贫血、妊高征、先兆子痫、HELL综合征、肺水肿、肺栓塞、急性脂肪肝、胎儿发育受限、低出生体重儿、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均增多。在多胎妊娠中,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最重要原因。
1.早产 三胎妊娠早产发生率87.8%,四胎妊娠早产发生率100%,而早产目前仍是多胎妊娠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应在孕期注意卧床休息、保胎及增加胎肺的成熟度。也可于妊娠12周施行宫颈环扎术增加内口的提托力,有助于延长孕周,减少早产。
2.妊高征 三胎发生率为40%,四胎为60%,且随胎儿数目增加发病率明显增加。孕期应定期检查,注意休息,可口服阿司匹林40~80mg/d、双嘧达莫150~200mg/d或中药大黄制剂,预防妊高征及血栓形成。如已发生妊高征,可按照妊高征治疗方案治疗。见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