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喑又名妊娠失音。《素问・奇病论》曰:“人有重身,九月而暗。”
子喑多因肺肾阴虚等所致。以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音浊不扬,甚至不能出声为主要表现的妊娠疾病。
感冒失音:感冒失音主要是上呼吸道粘膜水肿和声带水肿造成的,要少说话,多喝温热开水,不要吃糙辣的食物,几天以后自己就好了。有感受外邪病史,有外感表证可辨。
一是嗓音恢复有个过程,分娩后时间尚短;
二是孕期未注意嗓音保护,从而加重损伤,以致分娩后恢复较慢;
三是不能排除是否合并声带息肉、声带小结、慢性喉炎等其他疾病。
[诊断依据]
1.妊娠晚期出现声音嘶哑,甚则不能出声。
2.必要时可作喉科检查,排除局部病变。 搜集整理
[辨证]
1.肺肾阴虚证:妊娠八、九月,声音嘶哑,甚至不能出声,颧红,头晕耳鸣,手心灼热,心烦,或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滋养肺肾。
2.气滞声带证:声音重浊低沉,或不能出声,身体壮实,喉间有痰,咳咯不爽,胸闷不舒,大便不畅,舌苔薄腻,脉弦滑。理气开音。
妇人重身,九月而喑者,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盖因孕至九月,儿体已长,胞系于肾,少阴之脉上系舌本,脉道阻绝不通,故不能言者间有之。十月分娩后而自能言,不必加治。若强以通声开发治之,则误矣。夫喑者,有言无声。经曰不能者,非绝然不语之谓。凡音出于喉咙,发于舌本。因胎气肥大,阻肾上行之经,肾脉入肺,循喉咙,系舌本;喉者肺之部,肺主声音,其人切切私语,心虽有言而人不能听,故曰喑。肺肾子母之脏,故云不必治。若《大全》解作不语则为心病,以心主发声也,与子喑了不相干。若张子和有降心火之说,马元台有补心肾之言,如果肾之脉络绝,则其病不治,岂有产后自复之理乎?故经云胞之络脉绝,此绝字当作阻字解。如富贵之家,及不明医理,必欲强治,惟有浓煎参麦五味饮,空心服地黄丸,助肺肾之气以养胎可耳。切不可谓痰闭心窍,而用化痰开窍通声之药,致误母子之性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