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脉络膜炎伴全葡萄膜炎(multifocal choroiditis and panuveitis,MCP)是1984年由Dreyer和Gass首先报道的一种原因不明的伴有明显玻璃体和前部葡萄膜炎症的后极部多发性脉络膜视网膜的炎性病变。
2.眼拟组织胞质菌综合征 眼底表现与MCP极为相似,但无前房和玻璃体的炎症表现,患者无性别差异,患者有在组织胞质菌病发病区停留的病史或阳性的组织胞质菌素皮肤试验,生理盲点扩大的视野改变少见。
3.鸟枪弹样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多见老年人并多为HLA-A29表型,病灶缺乏像MCP那样伴有色素的瘢痕。
4.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 病程短暂,病灶位于外层视网膜,色白且淡,一般不形成脉络膜瘢痕。
5.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眼前段多无炎症表现,部分患者可见玻璃体炎症细胞,眼底病灶较大且形状多样,病变痊愈后多不复发。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清。有人认为病毒感染在其发生中起着作用,其证据有:①患者眼内标本中培养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②患者体内有抗病毒抗体。但这些结果仅是在少数患者中发现的,尚无更多实验资料支持这一观点。有人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有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的共同参与,但此观点尚需更多的研究始能证实。
(二)发病机制
此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MCP可持续存在多年,许多患者可出现单眼或双眼的反复发作。复发的炎症常表现为前房和玻璃体炎症或脉络膜瘢痕的外围水肿,偶见新的病灶出现。反复发作的病例常严重影响视力并易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
此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典型的多灶性脉络膜炎伴有轻至中度的前房和玻璃体炎症反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视野检查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1.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可显示活动性病变早期无异常荧光或呈弱荧光,以后逐渐出现染色和渗漏;萎缩性病灶显示窗样缺损。此外在一些患者尚可发现视盘的荧光素渗漏、黄斑囊样水肿等。
2.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 可发现病变活动期后极部出现多发性的强荧光区,发现的病变数目多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检眼镜检查发现的病变数目;在病变消退后则出现多发性弱荧光区。
3.视野检查 视野检查可发现生理盲点扩大,在一些患者也可出现中心视野、旁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异常,但这些异常一般不具有特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