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癣(erythrasma)是由棒状杆菌属的微细棒状杆菌引起,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皮损主要损害为境界清楚的红斑。
2.花斑癣,好发于颈部、躯干上部,皮损外观呈细小的斑点,不发生红斑。鳞屑真菌检查阳性。
(一)发病原因
红癣曾被认为是由放线菌引起,现已从红癣的鳞屑中分离出微细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minutissimum),近来用电子显微镜已证实此种棒状杆菌是红癣的病原菌。该菌属棒状杆菌属,是一种类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二)发病机制
棒状杆菌常寄生在正常人的鼻、咽、眼、外耳道及皮肤表面,当局部温暖潮湿或皮肤损伤时,该菌侵入角质层引起感染。
常见于大腿根与阴囊接触的腹股沟部、腋窝、臀缝、乳房下、第四五趾间等皱褶部位的皮肤。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在腹股沟部易受摩擦刺激,可引起瘙痒及苔藓样变。累及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门瘙痒。另外一种红癣多见于糖尿病及其他虚弱疾病的患者。表现为泛发性红癣,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褐色斑片,广泛分布于躯干和四肢。Montes认为糖尿病可能是发生此种红癣的促发因。
根据皮损特点,好发于皱褶部位及皮损部位的皮肤在Wood光下显珊瑚红荧光可诊断红癣。
临床皮肤检查:常见于大腿根与阴囊接触的腹股沟部、腋窝、臀缝、乳房下、第四五趾间等皱褶部位的皮肤。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在腹股沟部易受摩擦刺激,可引起瘙痒及苔藓样变。累及肛门周围皮肤,可引起肛门瘙痒。
Wood灯检查:皮损部位的皮肤Wood光下珊瑚红荧光检查。
由于本病是由于棒状杆菌感染所致,故血象常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本病虽叫做红癣,但并非由于真菌感染而是由棒状杆菌属的微细棒状杆菌引起,主要累及肛门周围皮肤,常伴有瘙痒症状,由于抓挠以及感染导致皮肤完整性被破坏,故可因患者抓挠诱发其他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皮肤肿胀、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