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囊肿大多数为舌下腺的外渗性囊肿多由于现象舌下腺腺体或导管的破损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引起;常见于青年人伤人由于其外形类似蛙鸣时鼓起的咽囊故又名“蛤蟆肿”。舌下囊肿位于口腔底部在舌系带的一侧透明略呈蓝色囊壁甚薄覆盖的口腔黏膜医保可以推动内容物为无色的粘性液体舌下囊肿有时很大可经舌系带下扩展至对侧亦可向口腔底部扩展突出到颌下。
1、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机滞阻不畅,久则气滞血瘀,阻塞脉络,日积月累,渐成肿块。肝郁气滞,往往犯及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停聚,以致气血痰浊互结而成。如《外科正宗》说:"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积成核。"
2、肺经受热,肺阴耗伤,气机不利,失去肃降功能,以致水液内停,痰浊内生,营卫气血运行受阻,痰浊久滞经络,逐渐积累成瘤。
3、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运化水湿功能障碍,久聚成痰,痰浊阻滞,兼遇外感邪热或火热内生,火挟痰湿循经流注,凝结而成包块。
舌下结肿如包,渐渐增大,外表光滑,色淡黄,按之柔软,有波动感,一般不痛,如果肿胀较甚,则有胀痛感,并因舌体运动受影响,而妨碍说话和饮食。如因邪热侵袭,则呈淡红色,肿胀较硬。结肿偶可自行破裂,或用刀尖将其挑破,则流出黄白色之粘液如鸡蛋清样,结肿可暂缩小或消失,但不久又复肿如故。
全身症状,表现可分:
(1)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多见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胸闷不舒,嗳气,脘腹胀痛,胁痛,耳鸣,舌红,舌边或有瘀点,苔黄,脉弦数或细数。
(2)肺经受热,痰湿凝滞:多见头痛,疲乏,胸胁满闷,气短,或有咽痒咳嗽,咯痰,苔白或微黄而腻,脉缓或弦滑。
(3)脾失健运,湿浊流注:多见头重,四肢怠倦,咳嗽,痰稀白,量多,胃纳差,脘腹胀满,舌体胖,苔白腻,若兼热邪,则舌质红,苔黄腻,小便黄等。
临床实验室检查:分泌物检查可找到病原体,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舌或牙龈经常受到损伤或刺激。
2、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过食辛辣炙煿之品,节制烟酒,忌食发霉食品。
3、改善生产工艺,避免有害物质外溢,加强个人防护。
4、开展肿瘤普查,争取早期诊治。
5、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营养平衡。除了充足的蛋白质外,维生素A、D、C和一些无机物乳钙、磷摄入也十分重要
术后并发症1.术后出血2.术后感染:多表现为颌下间隙感染。3.术后复发:主要原因是残余腺体所致。4.颌下腺导管损伤,术中误扎、误断颌下腺导管;结扎者需及时拆除缝线,断裂者需将导管口与口底黏膜缝合,形成新的开口;颌下腺导管狭窄,可以予导管扩张,冲洗,瘢痕松解,有涎腺镜者可选择球囊扩张。5. 舌神经损伤均表现为舌感觉异常,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决定治疗方法。单纯解剖损伤予神经营养药物促进恢复;神经断裂缺损者予手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