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与上消化道疾病相鉴别。有作者报道曾有一些白线疝病人被误诊为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而长期就诊于内科。由于本病常伴有腹内脏器疾病和其他部位的腹外疝,而且白线处疼痛也经常在其他上腹疾病中发现,故在做出白线疝诊断以前,应想到有同时存在内脏器质性病变和其他部位的腹外疝的可能因此,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查体,以免误诊或漏诊。
此外,经产女性病人的脐下白线疝应与产后腹直肌分离所致的内脏膨出相区别。
白线位于剑突和耻骨联合之间,是腹前外侧壁3层扁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腱膜纤维在左,右侧腹直肌之间相互穿插,交错编织形成的腱性条带,上宽下窄,脐上白线宽达1.25~2.5cm,脐下狭窄而坚厚,宽度多数仅0.1cm(图2,3),白线疝绝大多数发生于脐上,极少见于脐下可能与此有重要关系。
腹白线的内,外表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在外表面,交叉的腹膜纤维粗细均匀,交织紧密,除供细小血管,神经支穿出的小孔以外,罕见大的孔隙,而内表面腱膜纤维束粗细不均,常形成粗束或板状,而且走向不甚规则,交叉纤维间有神经,血管支贯穿其中的孔,陷窝或裂隙,使白线内层存在缺陷,这类缺陷是腹白线的薄弱部,若腹内压增加,腹膜外脂肪及腹膜在腹压的推动下进入较大的缺陷处,即形成白线疝,Rizk认为,所有腹前外侧壁肌的腹膜纤维都斜向交叉在腹白线形成小的“菱形间隙”,此间隙可扩大为疝环。
脐下4cm处,半环线边缘是白线上的一个弱点,脐下白线疝多发生于此。
可见,白线疝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加两大因素有关。
1,壁强度减弱:属于解剖结构原因,是疝发生的基础,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情况,先天性的如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宽大的腹股沟(黑塞尔巴赫)三角,脐环闭锁不全,腹壁白线缺损等,有些正常的解剖现象,如精索或子宫园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区,也可造成该处腹壁强度减弱,后天获得性原因有手术切口,引流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手术切断腹壁神经,肥胖者过多的脂肪浸润,老龄的肌肉退化萎缩,以及胶原代谢异常,致坚实的筋膜组织为疏松而有微孔的结缔组织层或脂肪所代替的解剖方面原因。
2,内压增加:是一种诱发因素,原因很多,如慢性咳嗽(如吸烟者和老年人支气管炎),慢性便秘,晚期妊娠,腹水,排尿困难(前列腺肥大,包茎),婴儿经常嚎哭,举重,经常呕吐,以及腹内肿瘤等。
1.腹痛
白线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数病人仅表现为上腹局限性隐痛而少数表现为较严重的深部疼痛。腹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疝块压迫通过白线的肋间神经纤维导致局限性疼痛,大网膜、肝圆韧带受到牵扯引起深部疼痛。腹痛可放射到下胸部及背部。疼痛程度与体位、进食及重体力劳动有关体位改变,尤其是平卧时疼痛常减轻或消失而进食后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加重腹痛的严重程度与疝的大小不成正比,往往疝很小而临床症状很重。
2.恶心、呕吐
少数白线疝病人除腹痛外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机制为:①脱出的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牵拉可引起深部疼痛,并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②大网膜和肝圆韧带的牵扯可导致幽门痉挛,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B超检查。
预防常识:小的腹白线疝多无大碍,如无症状,不必治疗,但应注意,腹白线上的小肿块并非都是疝,患者和医者均应警惕之。注意保避,免增加腹内压的一切不利因素一免病情发展。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创伤、妊娠、肥胖、大量腹水等均可成为白线疝发生的诱因。当膈肌和上腹部发生不协调的、强有力的同时收缩,如剧烈咳嗽或屏气时,由于向上牵拉膈肌和向侧面牵拉腱状交叉产生的力量在剑突与脐之间的中点最大,故此处为白线疝最常见发生的部位。
大网膜易与疝囊发生粘连成难复发疝,但很少嵌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