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阑尾炎是较常见的妊娠期外科疾病,孕妇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国外资料为0.1-2.9%,中国资料为0.1-2.95%。妊娠各期均可发生急性阑尾炎,但以妊娠前6个月内居多。妊娠并不诱发阑尾炎,增大的妊娠子宫能合阑尾位置发生改变,增大诊断难度,加之妊娠期阑尾炎容易发生穿孔及腹膜炎,其发病率为非妊娠期的1.5-3.5倍。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1、妊娠早期,患急性阑尾炎,若临床表现典型,诊断常无困难,但需与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及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相鉴别。
2、妊娠中期,患急性阑尾炎较多见,妊娠子宫使阑尾明显移位,应与右侧卵巢肿蒂扭转、右侧急性肾盂肾炎、右侧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3、妊娠晚期,妊娠子宫充满腹腔,阑尾明显向外上方移位,腹痛在上腹部,需与重型胎盘早剥和子宫肌瘤红色变鉴别。
4、分娩期,急性阑尾炎应与子宫破裂相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和妇科检查,多能作出正确诊断。
5、产褥期,阑尾炎需与产褥感染相鉴别。
另外,还需要与急性淋菌性盆腔炎,盆腔积脓等相鉴别。
阑尾炎症的病因是由于阑尾管腔的堵塞和细菌的侵入或慢性阑尾炎的急性发作。妊娠中期后宫体增大对阑尾管壁的压迫使阑尾管腔易于堵塞,盲肠阑尾随宫体增大位置逐渐上移也造成了阑尾的扭曲、粘连、缺血及管腔堵塞,使妊娠中期后阑尾炎的发病率相对增加。
阑尾妊娠早期急性阑尾炎,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检查右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等表现,白细胞总数增高,其症状和体征与非妊娠时急性阑尾炎相似。妊娠中,晚期急性阑尾炎,因增大的子宫引起阑尾移位,检查时压痛点升高,压痛最剧的部位甚至可达右肋下肝区。由于妊娠子宫撑起腹壁腹膜,阑尾又处于腹腔深处,被增大的妊娠子宫掩盖,使局限性腹膜炎体征不典型。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时多在中上腹或肚脐周围,病人不能准确地辨明疼痛的确切部位。经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腹痛转移 到右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大约有70~80%的病人有上述腹痛史。
2、胃肠道症状:得了急性阑尾炎,一般都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拉肚子或便秘等症状。
3、有显著的压痛点:阑尾炎发作后,一般在右下腹部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它也是阑尾炎的最重要特征。
4、全身症状:一旦起病,多伴有头晕、头痛、无力等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发烧,心慌等症状。
血白细胞计数 正常妊娠期白细胞在(6~16)109/L。分娩期可高达(20~30)109/L。因此白细胞计数对诊断帮助不大。如白细胞持续18109/L或计数在正常范围但分类有核左移也有意义。
超声检查可发现肿大的阑尾呈多层管状结构,准确性与非孕期相同,且方便安全,但以妊娠前半期诊断效果较好,妊娠晚期由于子宫增大,盲肠移动使检查有一定困难。
腹腔镜检查对疑有阑尾炎的患者既可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又可行治疗,国外文献报道对疑有阑尾炎的非孕妇腹腔镜检查是普遍的而且安全的,但对妊娠期阑尾炎,多数人认为腹腔镜对妊娠中期前患单纯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尚无穿孔或脓肿形成时是可行的,并可进行鉴别诊断,但操作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母婴造成危害,晚期妊娠因子宫过大,暴露困难,对母儿有一定危险性不宜使用。
CT及X线应用于妊娠期阑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时须慎重选择。
1、饮食调理(1)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否则会导致肠道正常蠕动发生改变,功能出现紊乱。(2)忌生、硬等难消化食物,避免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3)细嚼慢咽,减少进入盲肠的食物残渣。
2、保持乐观不良情绪易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从而使胃肠道功能失常,诱发阑尾炎。
3、调节寒温注意季节、气候变化,适时地调节自身机体与自然界关系,天热减衣,天寒添衣,尤其是保证腹部免受寒冷刺激,维护胃肠道的正常功能状态。
4、防止便秘和腹泻出现便秘和腹泻现象时,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调理和治疗,保持大便通畅和粪质正常。
5、驱除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等,可进入阑尾腔,阻塞腔道,诱发感染而引起阑尾炎。
6、适当参加体力活动平日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增强体质,提高胃肠道功能,增强机体抗病力,这对于预防阑尾炎来说是必要的。还有就是饭后切忌暴急奔走,盛夏酷暑切忌贪凉过度,以及其他冷饮。平时饮食注意不要过于肥腻,避免过食刺激性食物。孕妇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如果有慢性阑尾炎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复发,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
妊娠合并阑尾炎并发症为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