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
提问咨询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应用中心
登录
|
注册
首页
咨询列表
疾病指南
找好医生
手机应用
免费提问
*
科室名称:
*
所属医院:
*
科室分类:
*
科室简介:
同济医院肝脏及门脉高压症外科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1953年,同济医院普通外科陆续开展了脾切除及各类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对脾肾静脉分流术作了改进,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57年,在裘法祖教授指导下,开展了第一例规则性肝切除术,为我国最早开展此项手术的单位之一,并于1958年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首次作了报告。 1958年在裘法祖教授领导下,夏穗生和吴在德一起首次尝试了犬同种异体肝移植。1973年起,共开展了130次同种异体原位狗肝移植,从而开创了我国肝移植的系统研究工作。1977年起,作为我国最早开展肝移植的单位之一,在裘法祖教授带领下连续开展了临床肝移植13例,是我国临床肝移植第一阶段积累病例最多的一组。最长存活达264天,也是当时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1例,在国内保持领先地位。该项成果获得1980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1964年在裘法祖教授的指导下,对肝门解剖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提出了肝切除手术操作的若干改进,为规则性肝切除术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和经验。 60年代末开始,外科经常派高年医师下乡,开展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主要行脾切除术),与省、市兄弟医院一起,治疗了大量病人,为基层培养了技术骨干。裘法祖教授作为全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组长之一,领导、组织并多次亲自深入农村基层,指导和开展脾切除和胃底横断等手术,积极推动全国开展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为我国血防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70年代中期,裘法祖教授提出了“门脉高压是肝硬变形成过程中机体的重要代偿性变化”及“肝炎后肝硬变与血吸虫肝硬变有本质区别”等理论,对普遍采用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提出了质疑。1977年他提出了胃底横断术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接着他阐明了冠状静脉病理解剖和最高位食管支后,又提出了独创性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而提出了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代观点,其主要理论和技术在全国迅速推广。在此系列研究中,戴植本教授、吴在德教授和其它外科医师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该项成果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80年代中期,戴植本教授提出了“门奇反常血流及分布”的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论与实践。戴植本教授自1994年至1997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脉高压组组长。 1981年起,吴在德教授先后开展了Nd:YAG激光光纤手术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和接触式YAG激光刀在实质性脏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先后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陈孝平教授提出了“采用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将自体的肝脏保留一部分,再腾出相应空间移植部分肝脏”的设想,研究成果经全国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获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80年代末陈孝平首创在术中B超指导下施行肝切除术,该项技术通过了湖北省卫生厅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1989年在国内首先报道了系统肝段切除术,提出肝脏每个解剖部位都可以行手术切除,即肝脏无手术禁区;1994年提出肝癌按大小不等分为4个类型,即:①微小肝癌,直径<2cm;②小肝癌,直径为2-5cm;③大肝癌,直径为5.1-10cm;④巨大肝癌,直径>10cm。在国内外最早有计划的施行巨大肝癌切除术,提出“就相同范围肝切除而言,肿瘤大小与切除肝实质量呈负相关的理论”,肿瘤大小不是评估能否施行肝切除的唯一标准。陈孝平教授因在肝脏外科领域成绩突出,分别于1996年获“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1997年获首届“吴孟超肝胆外科基金奖”。1995年杨镇教授的“肝微循环障碍和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陈孝平教授的“无水乙醇碘化油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获湖北省卫生厅二等奖、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
修改原因:
选择医院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台湾
香港
澳门
在
xx xx
的医院中查找:
该地区下的医院不存在,请先添加医院
添加医院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服务条款
隐私条款
粤ICP备2023094852号
营业执照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